調結構——轉型升級不懈怠
危機襲來、繁榮退去,不同經濟體自身深層次和結構性矛盾凸顯出來,結構調整成為當務之急。從增長模式看,新興經濟體逐步擺脫過度倚重出口模式,擴大內部市場,提升産業級別。從增長目的看,各國都在思考如何兼顧效率公平、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重大課題。
目前,中國經濟運作處於合理區間,這給全面進行結構性調整騰挪出較大空間,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可謂正當其時。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表示,為從根本上解決長遠發展問題,必須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李克強總理強調擴大內需和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性,稱擴大內需為最大的結構調整。高層接連表態彰顯政府“調結構”的決心。
從“去産能”和“去債務”、支援服務業到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本輪結構調整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同時與“穩增長”相結合既激發經濟內在活力又惠及民生。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陸瑞安説,從中長期來看,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是結構性改革進程,中國政府還需進一步推動結構性改革,尤其是金融領域改革。中國外部需求環境正在改善,目前正是推進改革的適宜時間窗口。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羅斯説,中國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的過程艱巨且漫長。中國應完善社保體系,這將增加民眾安全感從而促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