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回暖背後的中國治理新思維

時間:2013-09-26 13: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劉春燕 劉雲非)最新數據讓人眼前一亮,中國經濟回暖勢頭更加清晰。全球觀察人士透過宏觀指標發現,中國經濟治理思路已經發生重大轉變,從以往注重信貸投資轉向進一步刺激內需和更加科學的宏觀調控。中國政府正在通過統籌穩增長、調結構和促改革,讓增長更有品質、更可持續。

  穩增長——激發活力不脫軌

  金融和債務陰霾尚未消散,發達經濟體欲振還休,部分新興經濟體近期也遭遇強勁逆風。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增速今年以來一度出現放緩,中國能否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綠洲”一時間成為國際熱門話題。

  深入觀察中國經濟的人士普遍認為,增速有所放緩既因經濟週期也是結構調整的結果。對於中國經濟會否“硬著陸”的疑問,數據做出解答:從7月和8月的數據看,市場信心增強,社會預期向好;工業生産增速回升,實體經濟趨於活躍;需求有所改善,出口增速回升;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環比由降轉升。此外,物價處在低位,8月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2.6%,漲幅為3個月新低。

  為防經濟過度波動,政府明確經濟運作合理區間的“上限”和“下限”:“上限”為防通脹,今年物價漲幅3.5%左右;“下限”則為穩增長和保就業。二者結合旨在讓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給市場穩定的預期。

  在政策層面,政府未推出寬鬆貨幣和增赤措施,而是出臺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以及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建設等舉措。思路上的轉變既避免了投資過熱,又托住增長的“底”,提振了市場信心。

  進入9月,具有指標意義的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1.2,為6個月來最高。除就業指數萎縮外,其餘指數全面轉向擴張。其中,産出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呈現加速擴張跡象。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這表明中國經濟延續近期回升勢頭,“隨著穩增長措施持續發揮效力拉動內需,我們預計當前的復蘇將在未來持續。這將為推進改革創造有利條件,而改革措施將提振中長期增長前景。”

  美國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説,目前中國經濟已觸底。受益於政府支援需求的政策以及全球經濟好轉,中國經濟將溫和增長,預計明年增速在7%至7.5%之間。

  相關新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期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在談到其重要作用時,相關文件提到了“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總覽全球,從“理性預期”到“預期主義”再到新潮的“前瞻性指引”,在美日歐等發達國家,“預期管理”已經在相關經濟政策中多有體現。如今,中國也正加入這一前沿政策實踐,其思路和操作則更具自身特色。 >>>詳細

  日前,美國均富會計師事務所和英國《經濟學家》資訊部聯合公佈的一份全球活力指數排名頗受矚目。在這項囊括22項商業和經濟數據的綜合榜單上,中國位居第三,不僅和眾多發達經濟體比肩,而且遠遠領先於其他“金磚”國家。 >>>詳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