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程式民主來保證選舉民主的兩會細節

時間:2013-03-15 21:51   來源:央視網
兩會已進行到選舉國家領導人階段。根據安排,今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實行差額選舉,提名174名候選人,應選名額為161名,差額數為13名,比上屆高一個百分點。 

近幾屆人大常委選舉都實行差額,十屆全國人大常委的差額比例是5%,十一屆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7%,今次再提高一個百分點,反映了人大常委競選程度的提高,以及民主的進步。 

同時,還要看到,無論人大或政協選舉,都已向全國公開,人們能夠通過電視或網路直播看到整個選舉的過程,透明性比過去亦有提高。另外,本次人大和政協選舉也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並設有秘密寫票處,代表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寫票,也可以到秘密寫票處寫票。這些都是進步,值得肯定。 

我曾在本專欄其他文章中説到,中國目前重點發展的是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要想這兩種民主形式名副其實,就必須有相應的程式保證,發展出一套具體的、可操作的程式民主,否則,民主就會淪為空談,得不到落實。 

為什麼需要指出這點?因為民主無論是作為價值理念,還是作為權力制約機制,其作用首先體現在權力主體在其授權過程中,能否保證權力主體對被授予者權力的制約。為此,就需要在授權過程中,嚴格遵循法定的授權程式。而選舉就是一種重要的授權機制。 

現代民主一般都是間接民主即代議制民主,也即由選民通過選舉程式把權力授予給能夠代表自己利益和意志的代理人,由他們代理自己行使權力。作為代議制民主下的一種授權機制,選舉本身亦是民主的主要表現形式,這就是所謂的選舉民主,它是一套價值理念和一系列程式的綜合。換言之,為了保證選舉民主價值的實現,需要在選舉過程中構建一套民主程式,對民主過程中的先後順序、步驟、方式及其有關問題做出一套制度性規定,以保證人們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投票,並把手中的權力授予最能代表公眾利益的人選。 

從這個意義上説,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和價值目標,更是一系列政治程式和政治過程,用程式民主來保證民主的價值實現。 

中國的選舉民主主要是在人大這個平臺上進行的。人大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産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因此,人大的民主建設狀況直接關係到我國民主政治的整體發展水準。人民如何將手中的權力授予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又是如何取得和使用權力,是否真正對人民負責,這是一個民主的程式問題。 

從程式民主來説,它一般包括公開、廣泛參與、公平競爭及程式優先等原則。為此,需要我們將競爭機制引入選舉制度,設置秘密寫票間、公開驗票唱票。以秘密劃票和無記名投票為例,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是選民真實意願得以表達的重要保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選舉的結果。所以,一定程度上,秘密寫票間的設置可以折射出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狀況。 

從這次兩會選舉尤其是人大選舉來看,貫徹了上述原則。在選舉前一天,兩會就向社會公佈了領導人的推選過程和選舉辦法,並在人大常委的選舉環節引入差額選舉,提高了競爭性,人大代表可以到秘密寫票處寫票,現場公開驗票唱票,宣佈選舉結果等,體現了程式民主。 

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大勢。程式民主是實現選舉民主的前提和保障,選舉民主是程式民主的必然結果。嚴格按照程式民主的要求和原則去行使人民代表權利,將能使人民的意願和權利得到真實表達和反映,有利於促進中國民主的發展。不足之處則在於,人民對代表選舉的參與度還可進一步加強;人大常委的差額比例也可進一步提高。中共十八大中央委員差額選舉的比例達到9.3%,人大常委的差額比至少比這要高。這是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