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聯程回家 修正尷尬曲線

時間:2013-02-05 14:47   來源:北京晨報

  復旦大學博士小王買了8張火車票“曲線回家”,其中要轉7次車。他透露,早在兩年前,就開始通過換乘曲線回家,這樣票比較容易買,這種方法,比選擇直達車更快、更方便。(2月4日《北京晨報》)

  8張火車票,途轉机車7次曲線回家,有座位回家與親人團聚,比選擇直達車更快、更方便,小王也許感覺是幸福的。然而,背後的排隊買票、行李騰挪,在8張火車票面前,又有一種説不出的心酸。

  坐過飛機的,對聯程票並不陌生,始發地到目的地之間經另一個或幾個機場轉机,有時候是一個航空公司的航班,有時候是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班。聯程機票有三個鮮明特點:一是聯程票往往比直飛票要便宜;二是乘客需要聯程,行李只要辦了托運,就可以直達目的地;三是轉机很方便,在上一航段結束時,機場會有明確的指示,引導乘客轉机到下一航段航班,中間不需要出機場。不同航空公司之間的航班都可以轉机,同屬於鐵路系統的高鐵、動車、特快車、快車,實現無縫聯程服務就更方便了。

  其實,高鐵網路成為系統之後,鐵路與航空、汽車客運的全面競爭,已不可避免。奇怪的是,大多數人選擇的火車出行卻是虧損連連。面對市場機遇,面對我國地域遼闊鐵路線程較長的國情,火車聯程服務不僅不會加劇鐵路的虧損,而且會吸引更多的人選擇火車出行,如果火車再與汽車客運聯合聯程服務,解決乘客的最後一站,鐵路的競爭優勢就會更加明顯。另外,高鐵建設成本昂貴,科學規劃聯程服務,也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已有的鐵路網,減少重復建設,有利於鐵路的長遠發展。

  理念和管理經驗是現成的,現在的異地票已經具有聯程服務的雛形,只需稍加升級,既可以採取多票聯程,也可以採取通票聯程,如果加上最後一站的汽車聯程就更好了。(郭文婧)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