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指標回暖,仍需審慎應對

時間:2012-12-03 10:1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2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比10月份上升0.4個百分點,並創下近7個月新高,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個月回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稱,PMI指數連續回升,顯示經濟運作企穩態勢進一步鞏固。(12月2日《東方早報》)

  事實上,不僅是官方PMI數值連續上升,在數據統計上更加偏向中小企業生産狀況的匯豐PMI數據在11月也升至50.4%,這也是該數據自2011年11月首次突破50%的經濟榮枯線。加上近期公佈的其他宏觀數據均出現回暖跡象,中國宏觀經濟在今年第四季度的全面企穩回升,幾成定局。部分市場投資人士及研究人員更樂觀估計,此次宏觀經濟企穩回暖的勢頭,將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連續增長期的起點。

  經歷近7個月的調整,中國宏觀經濟出現全面企穩的跡象,固然值得人們為之感到振奮。可是,若仔細分析各項已經“出現暖意”的經濟指標,人們恐怕依舊會得出一個不那麼溫暖的結論,即中國經濟要實現長期增長,依舊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真正的分曉或許還在於明年一季度末,而對目前的企穩則無過度樂觀的理由。

  首先,從支撐PMI數據回暖的基本因素上看,房地産市場的回穩以及新增政府大型投資項目的陸續開工,是拉動製造業尤其是大型製造業企業業績回升的主要因素。不僅是在二三線城市,房地産市場價格持續保持升勢,就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土地交易面積、房地産項目開工面積、成交金額及房價等指標也均從年中的低谷期走出。至於二三季度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大批大型基建和工業項目,也大多在三季度末進入實施階段,這些都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了大量需求。

  然而,隨著限購令等調控措施在明年的繼續實施乃至強化,以及房産稅徵收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房地産市場再遇寒潮的可能性極大。甚至有部分投資者為了規避政策不確定性,在今年四季度即完成房産投資,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今年四季度和明年房地産市場表現出現驟變,屆時對PMI乃至宏觀經濟的逆向衝擊亦會極其嚴重。

  與此同時,雖然已開工的地方政府基建及大型工業項目,理論上將長期為製造業企業提供穩定的産能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金融監管當局已經開始密切監控部分地方政府通過信託等金融工具融資後出現違約風險的問題。在此局面下,大型項目資金投入能否持續,將成為地方政府的嚴峻挑戰。相應而言,其對製造業的支撐作用也極有可能大幅降低。

  其次,外需不振的局面仍未得到明顯改善,在耶誕節及春節消費旺季帶來的季節性刺激之後,製造業企業仍會面臨外貿萎靡而內需增幅緩慢的尷尬局面。目前在中國主要的貿易夥伴中,也僅有美國預期在明年會呈現經濟溫和復蘇的趨勢。作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的歐盟則至今仍無顯著復蘇跡象。中日經貿則因其他因素,在短期內難有顯著改善。作為替代品的國內消費,在春節之後,同樣面臨極大變數。

  最後,小型企業經營仍無起色,這也極有可能成為中國宏觀經濟的長期挑戰。在同期公佈的小型企業PMI方面,11月指數為46.1%,比10月下降1.1個百分點。隨著年底部分債務的清算,小企業不景氣局面可能進一步加劇。這對宏觀經濟的拖累也會進一步加劇。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