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哥”無需悲情解讀

時間:2012-11-30 09:24   來源:齊魯晚報

  近日,上海的陳女士乘坐一輛計程車,的哥是上海東華大學畢業的,而他曾經的搭檔則是南京大學畢業研究生。兩人分別貸款買房和創業,重壓之下,如今年近不惑的兩人瘋狂兼職賺錢還貸。(11月29日《現代快報》)

  在大學生與高學歷者不樂觀的現實境遇前,公眾總不免成為失落的人群。此種情緒裏面其實包含了對上升渠道日益逼仄、社會資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勞動密集型經濟對高學歷者需求不旺等複合性失望。失望需要發泄與分流的路徑,研究生兼職開出租還貸、研究生畢業回家種地老父親氣絕服毒一類的新聞,無疑正迎合了此種情感訴求,於是,泛泛的悲情解讀就不可避免。

  可以確定的是,伴隨著大學教育的平民化、勞動密集型經濟向知識密集型經濟轉型過程的漫長,大學生與高學歷者艱難地“活著”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就要求圍觀者以更舒緩的心態來看待類似現象,而不能一看到計程車與研究生的對立字眼,就殊途同歸地大發感慨。

  心理的同步嬗變之外,我們的制度也應該為此提供一種深刻且理性的黏合文化。當階層板結被漸漸打破,當普通人也能獲得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權利,當加快轉型的社會經濟對更多高學歷者敞開待遇豐厚的大門,“研究生兼職開出租還貸”自然不會再成為口水話題。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