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財産公開從“兩點”突破

時間:2012-12-03 10:15   來源:千龍網

  官員財産公開成為中央紀委專家座談會上的焦點,代表了社會各界對此問題的高度矚目,代表了公眾對建立官員財産公開制度的強烈期待。從官員房産公開和“新官”財産公開入手,積極推進官員財産公開改革,條件已初步具備,時機正漸趨成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日前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會上,多名專家建議儘快建立官員財産公開制度,認為這是國際反腐敗鬥爭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要實行官員財産公開,很多腐敗現象就沒有藏身之地。

  建立官員財産公開制度,並以國家立法的形式保障這項制度的嚴格執行,是社會各界呼聲很高的一項重大改革議題。在新一屆中央紀委組織的專家座談會上,官員財産公開成為專家建言最集中的焦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各界對此問題的高度矚目,代表了公眾對建立官員財産公開制度的強烈期待。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其中包括官員向有關部門申報個人和家庭財産的內容。這裡的“申報”與“公開”僅一詞之差,內涵卻大不相同,前者是官員申報的財産資訊由有關部門內部掌握,作為有關部門對官員財産狀況進行監督的依據;後者是官員的財産資訊在一定範圍內公開,甚至向社會公開,作為媒體和公眾對官員財産狀況進行監督的依據。從“申報”到“公開”看似只有一步之遙,要跨過這一步卻異常艱難。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就官員財産公開進行探索、試點,力求為實行官員財産公開找到突破口,以此正式啟動改革,並在改革中逐步排除各種阻力和障礙,最終全面確立官員財産公開制度。

  在此現實語境下,這次座談會上專家就官員財産公開建言中的兩條建議,值得引起特別的注意。一條建議是,從官員房産公開入手逐步實行官員財産公開。由於各種隱性收入大量存在,核查官員的全部收入和財産難度較大,但房産價值相對較高,房産實名登記已實現全國聯網,查清官員及其配偶子女名下的房産,由此掌握官員的部分或大部分財産資訊,在技術層面已經沒有障礙。近段時間,網路頻頻曝出某某官員擁有幾處、十幾處房産的消息,有的經過職能部門調查得到了證實,如果“房叔”的房産與其正常收入不相稱,也就露出了腐敗的馬腳。這些足以説明,房産資訊是官員財産資訊的核心資訊之一,將官員房産公開作為官員財産公開的一個突破口,從技術手段和實際操作上看都是沒有問題的。

  另一條建議是,財産公開從新任命和新提拔的官員做起,誰想從政,誰先公開,誰想升遷,誰先公開,“新官”任前公開一次,上任後公開成為定制。這種“老官老辦法,新官新辦法”的設計,體現了以增量改革帶動全面改革的戰略思維——“新官”是改革的增量,“老官”是改革的存量,從增量而不是從存量入手啟動改革,更易於減少矛盾和阻力,更容易實現突破。隨著增量的發展和成長,一部分增量也逐漸成為新的存量,舊有存量則日漸減少消退,增量改革就會形成持續穩定並不斷壯大的力量,從總體上全面改善存量的結構和品質。中國改革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證明,增量改革戰略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將“新官”財産公開作為推進官員財産公開的突破口,隨著“新官”財産公開的範圍不斷擴大,層級不斷提高,增量改革將成為勢不可擋的洪流,對存量改革産生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最終推動官員財産公開制度全面開花結果。

  從官員房産公開和“新官”財産公開入手(兩者可分別實行,也可並行不悖),積極推進官員財産公開改革,條件已初步具備,時機正漸趨成熟。改革從這“兩點”突破,道路就在前方。(潘洪其)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