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局麻截肢手術”作道德判斷

時間:2012-09-20 13: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9月17日,21歲的大學生王鵬(化名)拄著拐,和父親去了假肢店。他有一張陽光十足的娃娃臉,如果不是看到空蕩蕩的左褲管,誰也不會知道他剛經歷了截肢之痛,更不會知道懂事的他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自願選擇了局部麻醉,清醒著做完了截肢手術。(《楚天都市報》9月18日)

  針對此事件,有網民質疑, 如果手術當中疼死了,院方是不是過失殺人?還有人説,醫生們,你們忍心做那個手術嗎?更多的人將之歸咎到大病醫保的缺陷上。

  做下肢截肢手術,選擇全麻,病人處於深睡眠狀態,手術過程中不會感覺到疼痛,這一點人們好理解,但如果選擇局麻,手術過程中,病人會不會痛?像一些人擔心的那樣,會疼死過去?其實,在疼痛感方面,局麻與全麻幾乎完全一樣。當身體某一區域的神經被暫時阻斷,疼痛的信號無法通過神經末梢傳遞到脊髓及大腦,痛感就不會在頭腦産生。在這裡,可以引用一個更形象的比喻,神經系統就像一個電話系統,大腦是總機、神經是電話線、身體的疼痛部位是電話機,全麻主要作用於大腦,局麻主要作用於電話線。方法和途徑不一樣,但結果是一樣的,最後都是達到“無痛”手術的目的。

  做這樣的截肢手術,是選擇全麻好還是局麻好?從醫學的角度而言,不能籠統做比較。應該説兩種方案各有利弊,由手術的方式、病人的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決定。醫生們會嚴格把關,盡可能為病人選擇合適自己體質和情況的手術方案,採取一些措施預防和避免危險的發生。以我的從醫經驗,醫生選擇讓這位大學生做局麻截肢,經濟狀況不佳只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參考指標,更多是由病人的身體狀況及手術方案決定的。如果不具備局麻的手術指徵,醫生不可能只是為了幫助病人省錢,刻意選擇不合適的手術方案。畢竟,醫學是一門科學,在手術方面,不太可能由醫生或病人“隨心所欲”的。

  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做截肢手術,病人是無痛覺的,視野也看不到手術的場景。為了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還會給予一些額外的鎮靜藥物(麻醉藥物基本都有鎮靜的作用)。新聞中,醫生們就為病人注射了鎮靜藥物。

  經過我在小範圍內的調查,骨科醫生們給出的意見是,全麻更多,但局麻的也做過。手術費用也不全由哪種麻醉方式決定,麻醉費只是其間很小的組成部分。

  我們對待手術的態度應該是客觀的,應該給予病人更多的同情與幫助,意識到手術對他們帶來的傷害及痛苦。但與此同時,我很不贊成去過度誇大和炒作,因為通過局麻,在清醒狀態下做骨科手術,在臨床上的確不是什麼新鮮事。(吳帥)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