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畫/ 李曉宜
小學“奧數熱”高燒不退,引起了多位數學家的憂慮。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國內數學界泰斗級人物吳文俊院士批評説,奧數是“害人的,害數學”。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著名數學家楊樂院士表示,奧數培訓班是進行突擊訓練,對成為數學家起不到作用。數學大師丘成桐指出,奧數不少題目很刁鑽,作為愛好偶一為之是可以的,“如果作為主業精心揣摩,甚至為了應付升學,則是很荒謬的事。”(9月12日《中國青年報》)
奧數就像“地溝油”,讓人欲罷不能——某位家長的話,道出了教育的尷尬和現實的無奈。小升初與奧賽成績掛鉤、名校招生將奧數考試作為重要選項,要想讓孩子上好學校,爭取到優質教育資源,家長就必須捏著鼻子買這盆“油”。這樣一盆數學“地溝油”,僅在北京一個城市,每年市場份額已達20億元,全國的規模總量有多大,無數家長為此支付的教育成本和經濟負擔有多大,我們可想而知。
眼下的社會似乎陷入了一個可怕誤區。家長看奧數,看到的不是數學,是孩子的升學考試和前途命運;學校看奧數,看到的不是數學,是應試教育成績、重點學校排名;孩子看奧數,看到的也不是數學,更不是興趣,而是一種枯燥的課外學習任務。現在,多位頂級數學家站在專業角度審視奧數,不約而同地得出了“奧數有害”的結論,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一個頗具證明力的例子是,截至2012年,中國參加了2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其中17次總分排名第一、6次排名第二,參賽的158名中國學生獲得了124塊金牌、26塊銀牌。然而“奧數大國”並沒有因此成為“數學強國”,獲獎選手中並沒有成長起頂尖數學家,甚至多數選手最終遠離數學。而且有更多參加奧數學習的學生,僅在考上高中或大學後就迅速扔掉這塊“敲門磚”。應試教育和功利教育結出的“果”,看著漂亮味道卻澀。
打著數學旗號的奧數熱,實際上已異化成為一個龐大的暴利産業,一台空耗家長錢財和孩子時間的考試機器。它對社會的傷害,其實遠非於此。讓數學家們普遍感到憂慮和不安的是,這種超出常溫的熱、出離常態的畸形追求,會最終傷害數學本身,傷害年輕一代對數學的興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