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價機制背後的“數學騙術”

時間:2011-08-17 11:05   來源:燕趙晚報

  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下調尚未滿足條件。在國內油價下調備受關注之際,中石化召開與社會監督員的座談會,探討了油價等熱點問題。對於公眾感受到的油價“漲快跌慢”問題,中石化方面表示,這主要是定價機制方面的問題。(8月16日《新京報》)

  對於把“漲快跌慢”歸罪于定價機制的回答,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中石化在推卸責任。機制是人定的,不合理的機制為什麼不儘快改變?是發改委不作為,還是油企不願意?跳開這種口舌之爭再看,“漲快跌慢”不僅是種觀感,更是一種客觀實在,其背後竟然隱藏著一個驚人的“數學遊戲”。也就是説,“漲快跌慢”確實是定價機製造成的。

  我們不妨來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假設國際油價80美元/桶時,國內油價是5.2元/升,根據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上漲超過4%才滿足國內油價上調的條件,即804%=3.2,國際油價漲到83.2美元時,國內隨之漲到5.5元,但是,當國際油價從83.2美元跌回80美元時,由於不滿足4%的跌幅(3.283.2)100%=3.85%,因此國內油價保持不動,依然是5.5元。當國際油價再從80美元漲到83.2美元時,滿足漲4%,國內油價則漲到5.8元,依此類似,當定價機制運作N次後,國際油價還是80美元,國內油價可能已經突破9元/升甚至更高。

  我們常常責怪石油巨頭們缺乏讓利於民的誠意,總是在國際國內油價調整的時間差上做文章,從而牟取暴利。此言不假。問題是,這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誠意不誠意的問題,而是成品油定價機制從剛開始就和民眾玩了個騙局,玩油價只漲不跌于股掌之中。可惜的是,直到如今,大多數民眾還被蒙在鼓裏,並不知道所謂的定價機制只是個糊弄人的東西,你以為它真為民著想,其實卻在背後算計百姓。

  既然真正造成油價“漲快跌慢”的罪魁是定價機制,而不是其他什麼東東,那麼,我們就應該將針芒對準定價機制,從改革定價機制的漲跌條件入手,即使做不到跌快漲慢,最起碼也應該漲跌同速。那麼,如何做到漲跌同速?當然也非常簡單,只要做掉那個可惡的4%,取而代之以數量上的變動(而不是比例)就行了,即規定當國際油價連續若干個工作日累計上漲(下跌)若干美元時,國內油價須做出相應調整即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