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專用地鐵口熱臉貼了冷屁股?

時間:2012-08-14 12:37   來源:西安日報

  8月12日,湖北武漢,地鐵2號線武昌螃蟹岬站一齣入口建在武昌區政府的大院裏面。一道圍墻、幾塊施工圍擋將其與大道隔離,而該站其他幾個出入口均建在馬路人行道邊。該大院需憑證件才能進出,有市民擔心該出入口成了“區政府專用站”。官方稱,地鐵整體修建完工後將拆除出入口周邊的施工圍擋,屆時市民可自由進出。(8月13日《楚天都市報》)

  地鐵站與地鐵口的規劃與選址,其實更應以交通人流及通行需求作為依據,而不必糾結於是否“專用”。例如,在城市商業中心,地鐵將出入口直接開在商場內部的,其實不在少數;而城市地鐵在經過大學城時,往往都會為大學專設地鐵出入口,甚至連站名都以大學來命名,稱之為“專用地鐵口”,顯然十分恰當。不過,既然商場與大學的確是人流密集,通行需求旺盛之處,對於這類“專用地鐵口”,其實並無太多異議。不僅如此,與地鐵同為公共交通範疇的公交,在政府辦公地附近設立站點,甚至以政府來給公交站點命名,也並未引發太多質疑。那麼,何以開在區政府大院的地鐵口,卻惹來“區政府專用站”的非議呢?

  對於區政府大院的這個地鐵出入口,公眾的確可能存在偏見和誤解。只要區政府大院這裡的人流量確有通行需求,在此處設立地鐵出入口也確能給人們帶來通行方面的便利,這一齣入口的設置,按説就理由充分,無可非議。但是,公眾對於這處地鐵口的質疑,顯然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當其他地鐵口都建於人行道馬路邊,偏偏這處地鐵口被建到了區政府大院的裏面,政府大院的圍墻及施工圍擋更是將地鐵出入口與馬路人行道相隔離,再加上區政府大院公眾並不能自由出入,而是需憑證件才能進出。被鎖于深深庭院之中的地鐵出入口,究竟為誰而建?又將成為誰的專享?市民公眾當然有理由表示懷疑並提出質疑。

  儘管按照官方的回應,地鐵整體修建完工後將拆除出入口周邊的施工圍擋,屆時市民可自由進出。公眾的擔心與猜疑看來多少有些多餘。但是,地鐵口究竟該建哪兒合適,是否有必要“直達政府大院”?作為事涉公共利益的規劃,公眾其實本該事先充分知情,並有權參與其中的討論和決策。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建成的地鐵口已經直通政府大院了,公眾才恍然大悟,並後知後覺地對地鐵口的位置提起質疑,事關公共利益的公共規劃,公眾成為最後知情的局外人,其實已是不爭的事實。即便“區政府專用站”或許存在誤會,但這背後所暴露出的公共事務決策對於公眾的遮遮掩掩,以及服務公眾的政府大院,公眾卻無法自由進出的悖論,卻無一不是值得反思的事實。

  不僅如此,最令網友質疑的其實還不是“區政府專用地鐵口”本身。假如有了“專用地鐵口”,公僕們便能從此少坐公車,而是搭乘地鐵上下班,倒也未嘗不是一件歪打正著的好事兒。其實,公眾最擔心的是——“地鐵口”專用了,享受著公車待遇的公僕們卻對眼皮底下的地鐵直達提不起興致,如果“專用地鐵口”完全成了熱臉貼冷屁股,甚至因無公僕問津而遇冷,恐怕才是最尷尬的。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