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改革給點期待給點耐心

時間:2012-08-09 15:50   來源:京華時報

  公眾對這一車改方案會給予更高期待,同時公眾也需要一點耐心。

  國家層面的車改方案,終於呼之欲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官方網站消息稱,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擬訂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和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實施方案。因為即將實施的《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已經以法規的形式對車改作出規定,也就對車改方案的出臺形成了倒逼效應。

  在各地車改模式層出不窮、一些地方多年車改未解決實質性問題、民眾對貨幣化車改頗多爭議的情勢下,國家層面的車改,可能更帶有“頂層設計”的性質,能夠引領車改的正確方向。是以,公眾對這一車改方案會給予更高期待,同時公眾也需要一點耐心。

  此前公眾之所以對一些地方的貨幣化車改表示擔憂,就在於這是新一輪的權力自肥,補貼收入畸高,同時公車可能照坐。顯然,如果貨幣化車改變成了全體公務員畸高的職級梯度補貼,即使能讓公車大量減少,車改也仍然難以實現公眾眼裏的公平。推行貨幣化補貼時,如何體現補貼的公平性、合理性,使各方滿意,恐怕大有學問。

  上述條例確定了車改的社會化方向,表明貨幣補貼不是惟一途徑,因為社會化的實質,就是公車服務由社會承擔,以公車租賃的方式為公務出行服務。車改的社會化價值取向,在於減少了現行公車的大量隱性耗費,以市場的方式提高效率。那麼,其間的關鍵就是公車租賃必須充分市場化。如果一地都是一家壟斷,恐怕公車租賃的價格同樣畸高。

  這些年,網路上曬出不少外國公車極少的案例。事實上,與此相匹配的是其公務員有相對較高的年薪,公務接待、公車用度等就必須變成個人開支。如果我們硬性要求所有地方都只保留兩三輛公車歸主要首腦用,其他公車一律取消,可能並不現實。

  在這樣的情勢下,提高車改社會化的集約度,可能是一個更現實也更能取得共識的選擇。這個集約度就表現在,各地都只保留極少數公車,其他人公務用車則完全按市場規律租賃,或者科學測算公務用車量對應的公款耗費,再以貨幣方式補貼個人。這樣,就不僅能較大幅度降低公車支出,也能貼近公務用車實際,同時提高效率、減少各種隱性耗費,使貨幣化補貼既講科學又講公平。(吳喬)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