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慶畢業”並非“最後的坦誠”

時間:2012-06-19 10:27   來源:西安日報

  日前,人人網上出現一組裸奔照片。為了慶祝大學畢業,浙江某大學法學院畢業生樓裏的幾個男生脫了衣服環學校奔跑,還衝其他宿舍樓喊:“出來看裸奔啊。”這件事引起網友廣泛議論。(6月18日《山東商報》)

  裸奔之舉眼下並不新鮮,球場上有人裸奔,馬路上有人裸奔,鬧市區也有人裸奔……而大學畢業生搞裸奔慶畢業,筆者也並非第一次聽説。早在2008年,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生就在校園內進行過“清華少數人的裸奔節”,並稱裸奔是為了增加清華的人文氣息;2009年,復旦大學兩位學生裸奔慶祝畢業,聲稱“這是對復旦最後的坦誠”。

  在筆者看來,以裸奔慶畢業,是沒有人文素養的表現,讓大學文明“褪落”一地。按理説,大學畢業生的禮義廉恥“指數”應該很高,不至於在大庭廣眾之下開放、另類到裸奔的地步。而且,大學畢業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作為完成學業即將走向社會的“準社會人”,所作所為應當不違背社會的公序良俗,否則難以成為一個成熟、正常的社會人。從這個意義上説,這樣的畢業生是一種不合格的畢業生——在行為理性、舉止文明方面不合格。

  我注意到,每當有大學裸奔畢業生出現,有人總喜歡拿哈佛大學每學期都有“裸奔節”來説事,並搬出哈佛裸奔者的名言:“如果當眾裸奔都不怕了,期末考試還用怕嗎?如果身體都不受束縛了,思想還會被束縛嗎?”可筆者想説,哈佛雖有“裸奔節”,但是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們生於中國長于中國,就讀的是中國高校,應張揚體現民族精神的個性。而裸奔並不是所謂個性的表現,個性表現應該有度,勿忘了禮義廉恥,也要適合社會環境。何況真正的個性表現應與創造性一致,不去粗取精,只知一味機械地拿來模倣,這本身就是沒個性的表現。如果脫離了東方的水和土壤,將西方大學裏存在的任何現象都當做精華,視為“個性”予以模倣,以衝撞我們的社會道德底線,就會變成徹頭徹尾的怪胎而難獲認可,甚至被人唾罵。

  而今,各個大學都需要建成有人文氣息的校園。何為人文氣息呢?很難給它下一個明確定義,但至少可以明確:人文氣息追求的是善和美,而不是惡和醜,人文氣息是指人類文化中那些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人文氣息是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認同的精神符號、社會道德和價值觀。裸奔能增加高校的人文氣息,裸奔能彰顯大學生的個性等説法,實在是無稽之談,世界著名大學的人文氣息也並不是用裸奔營造出來的,世界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的個性,也不是靠祼奔來彰顯的。

  説穿了,我國一些大學不斷出現的裸奔男,走的仍然是“要出名,就裸奔”的路數,目的不過是為了吸引眼球。靠裸奔這種返祖現象,來紀念他們的畢業季,實在是一種悲哀!要知道,人類的文明進化讓我們明白了:穿衣服不僅僅是為了抵禦寒冷。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