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近年來,醫療衛生領域醫患矛盾糾紛大量增加,傷害醫務人員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公允的第三方平臺、患者依法維權途徑有限、醫療賠償難以及時到位、醫院為了息事寧人“私了”縱容醫鬧……種種情況,形成“大鬧大賠、小鬧小賠、不鬧不賠”的羊群效應,給職業“醫鬧”以牟利空間,加劇了醫療糾紛處理的難度。
到底由誰來做調解醫患糾紛的第三方平臺才有公信力?患者不懂醫療知識,扯起皮來講不清理怎麼辦?如何防止醫院頂不住醫鬧壓力“私了”?賠償怎樣才能及時到位?……天津作出了嘗試。
2009年,天津市建立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制”,實施《天津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要求全市所有二級以上醫院投保“醫療責任保險”。患者索賠額1萬元以上的醫療糾紛案件須轉至“醫調委”進行調解,醫患雙方達成理賠協議後,由保險公司向患方支付賠款。
實行3年來,情況怎麼樣?記者進行了採訪。
醫患糾紛,找誰説理能服氣
“如果調解機構隸屬衛生主管部門,群眾覺得有‘親子’關係,會偏心;如果是保險公司開辦的,又有盈利的嫌疑。”天津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歐陽澍介紹説。
天津“醫調委”的運營經費由市財政全額撥付,是獨立於醫患雙方、衛生行政部門和保險機構之外的第三方專業組織。調解服務不收取當事人任何費用,賠償依據均來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我們不搞‘和稀泥’,每一分錢都賠得有出處,確保公信力!”歐陽澍説。
張秀榮大媽告訴記者,2010年她做了甲狀腺囊腫手術後,有噁心、暈眩等不良反應,每天都靠藥物維持。換家醫院做復查,醫生懷疑她的甲狀旁腺在術中受損。“醫院應該賠償我,可事情過了一年多,人家能認賬嗎?沒想到調解員最後給我要回來11.5萬元。”
“醫療專業問題上,患方處於絕對弱勢。調解員的專業能力,是患方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歐陽澍介紹説,委員會22名調解員都有醫學、法學的專業知識背景以及工作經驗,此外他們還從社會上聘請了20多位醫學和法學專家組成諮詢委員會,遇到疑難案件集體討論。
“事實證明,只要渠道暢通,群眾都願意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沒人願意訴諸法律耗時耗力,或者找‘醫鬧’非法維權!”天津市司法局馮處長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