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陸有什麼好?它有臺灣青年未來的天空!

2017年10月11日 13:09:59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作家楊渡的評論文章指出,大陸有什麼好?它的整體經濟是向上的,未來的市場是可期的,講得直白一點,它有發展的可能,有未來的天空,而臺灣呢?臺灣年輕人的天空在哪?天天喊著“臺獨”口號卻不能給年輕人未來的執政者,能有什麼希望?政治迷狂可以關門自爽,但有志氣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只有不陪你玩,選擇走自己的路了。

  評論摘編如下:

  朋友從大陸回臺,我們談到最近在歐洲、大陸所遇見的臺灣年輕人,內心非常感嘆,但也很佩服。

  幾年前,臺灣人在大陸工作仍有一片優勢,薪水也比大陸一般高一些。現在是臺灣很多青年自覺地往大陸走、往島外走,他們不再期待高薪,也不怕苦,更不是衝著大陸給臺灣青年的創業優惠政策。再多的優惠政策,總有結束的時候;再多的錢,也有用完的時候。創業要的是什麼?年輕人要的是什麼?

  “年輕人要的是未來的天空。可惜臺灣看不到未來的天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在一夜討論後,我們得到這樣的結論,既感到悲哀,卻又為臺灣年輕人的勇氣感到佩服。

  現在的臺灣,有什麼創業的機會嗎?除了做咖啡館、文化空間、文創小店,還有什麼?工業技術上的專業,要投入的資金相對高,技術門坎也高,更何況年輕人也沒那個機會。像美國那樣發展資訊網路商機嗎?臺灣的市場太小,商機太少。只有小資金、低技術的個人出版、文創小店、文化咖啡館,還有一點機會。

  幾年前,大陸觀光客還多的時候,到南部、東部鄉下開一間民宿,賣一點清新文創商品,未嘗不是一個機會。但現在兩岸觀光緊縮,民宿一片倒閉潮,這個機會也結束了。而出版業與獨立書店也都面臨經營的困境。幾年前臺當局“文化部”還出錢補助民間創立書店,以鼓勵文化風氣。但經營豈只是靠一次補助就夠了,長期的經營才是問題。獨立書店如果不靠咖啡館來支撐,光靠賣書根本無法生存,現在關店潮正在發生。

  至於號稱可以展現臺灣“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特色的獨立出版,説得直白一點,主要是靠業外收入,甚至家人的支助,來補助出版的虧損,要不就是靠自己去找其他的工作,用薪水來養出版的“志業”。能生存者幾希?

  前不久去一趟韓國,參觀坡州出版城,看到韓國有意識地讓出版相關産業集中起來,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形成一個集中的出版城市,週末舉辦活動,讓它因文化而成為觀光的小城,未嘗不是一個出路。但它用了十幾年的奮鬥,才終於形成規模,臺灣的政權這樣輪替,政策多變,誰要跟臺當局走?

  至於影視産業出走的就更嚴重了。一些知名的導演、演員相繼在大陸設點,或乾脆把公司搬去北京、上海,一方面是便於接大陸工作,另一方面是洽談合作容易。

  幾年前“太陽花學運”的時候,聽一位年輕人説過,他無法理解臺灣人為什麼抗拒“服貿協議”。一邊是大陸廣大的市場,一邊是臺灣小小的市場,雙邊互相開放,臺灣以小搏大,得利者是臺灣,偏偏臺灣卻怕大陸進來。他很不解地問:“一邊大,一邊小,你怎麼就不敢放開拼一拼?”

  回想起來,當初所懼者,根本是無端的。臺灣該做的不是怕大陸資本進來,反而是該借此進入大陸市場。這才是一條活路。

  當年不開,如今只是逼得臺灣年輕人、文化人在無出路之中自行去大陸打拼,變成出走潮,該怪誰?

  大陸有什麼好?它的整體經濟是向上的,未來的市場是可期的,講得直白一點,它有發展的可能,有未來的天空,而臺灣呢?臺灣年輕人的天空在哪?現在,大陸沿海大城市的薪水已比臺灣高,有戰鬥力的年輕人要找未來的戰場,發揮自己的能耐,創造自己的天空,能不出走嗎?

  關鍵還是未來的天空。天天喊著“臺獨”口號卻不能給年輕人未來的執政者,能有什麼希望?政治迷狂可以關門自爽,但有志氣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只有不陪你玩,選擇走自己的路了。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