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陸知名辯手:多年切磋讓兩岸及港澳辯手彼此更了解

2017年01月17日 10:2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大陸知名辯手:多年切磋讓兩岸及港澳辯手彼此更了解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大陸知名辯論選手、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陳銘1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經過多年相互切磋,兩岸及港澳辯論選手增進了彼此了解,港澳臺辯手知識面比過去更開闊,大陸辯手則變得更活潑。

  由陳銘擔任“踢館導師”的大型辯論節目《世界聽我説——兩岸及港澳大學辯論賽》總決賽15日晚間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大連理工大學隊獲得總冠軍,香港大學的黃冠宇奪得總決賽最佳辯手。

  2011年,陳銘代表武漢大學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斬獲“全程最佳辯手”稱號。在大陸辯論圈頗有知名度的他近些年從學生變成了老師,雖已較少參與正式辯論賽,但也經常在網路、電視上推動辯論這項有著廣泛學生基礎的活動。十多年的辯論生涯,陳銘深度接觸過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辯手。

  “過去跟港澳臺的辯手聊天,內容相對單一。”他説,現在人們獲得知識的速度快、渠道多,港澳臺辯手知識面變得開闊、價值觀更多元。另一方面,當年港澳臺學生和大陸學生辯論,會明顯感覺前者更顯活潑、自然。近些年,兩岸及港澳辯手交流頻繁,現在感覺不出明顯差異,“世界開始扁平了”。

  郭航初是《世界聽我説》的總冠軍成員之一,他介紹,因為之前和港澳臺各隊都有過比賽經歷,節目錄製期間已經很熟絡。“大家也常混在一起,相互開玩笑,可一旦回到賽場又會迅速回到角色中嚴肅起來。”

  華語辯論圈有兩種主流賽制,一種是大陸的傳統辯論,辯題相對抽象;另一種則是港澳臺辯論圈流行的奧瑞岡賽制,是針對具體議題的政策性辯論。郭航初認為,臺灣辯手講話就像“李敖在打辯論”,犀利、兇悍,對數據、例證的準確性極其敏感。陳銘分析,這種鮮明的辯風,正和他們所擅長的賽制有關。

  陳銘認為,在大陸,辯論是個大學生的校園活動或智力競賽;大陸的辯論圈界限清晰,圈內圈外對辯論的看法差距較大。而在港澳臺地區,辯論在社會中普遍存在,且和政治圈重合度較高,諸多政治人物都有過在學校打辯論的經歷,辯論能力很可能會影響個人命運,或對某項政策的制定産生實效。相對而言,辯論在港澳臺地區的“出口”更大。

  《世界聽我説》是已舉辦十多屆的央視欄目《海峽兩岸知識大賽》的延續,今年共有16支來自兩岸及港澳的辯論隊參與,欄目組邀請臺灣名嘴陳文茜、央視主持人張澤群等擔任導師。節目執行總導演高伯嵩告訴記者,今年旨在以辯論打造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深度交流的平臺,這也是央視在闊別國際大專辯論賽轉播多年後,首次將辯論搬上熒幕,並對其進行“電視化”改革,將4個人辯論減少至3人。

  陳銘認為,辯論不是為得出勝負,而是把思辨的過程傳遞給第三方——觀眾。和坐在教室裏的觀眾相比,電視、網路的受眾更大。將辯論搬上熒幕有助於辯論的傳播,對熱愛辯論的人而言“是件功德無量的事”。(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