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青年學者:臺當局不應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2017年01月12日 08:5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岸青年學者:臺當局不應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圖為論壇現場。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張曉曦)多位兩岸青年學者11日在北京認為,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中美關係可能面臨變數、臺海形勢的不確定性亦會增加,但美國對華整體政策不會發生重大改變,臺當局不應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民革中央當天舉辦“第十六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邀請30余位兩岸青年學者圍繞“美國大選後的臺海形勢展望”做研討。

  全國臺聯研究室副調研員高鵬在主題發言中表示,平衡穩定的國際形勢對中美雙方都有利,未來美國對華政策整體不會發生重大改變。

  他指出,臺灣當局在以下三個方面要有清醒的判斷:第一,“一個中國”原則是大陸的紅線,任何形式的分離主義和“臺獨”分裂活動都是走不通的道路;第二,臺灣當局在兩岸政策上“走鋼絲”的危險性太大,得不償失,臺灣利益目前還不是美國考慮對華戰略調整的首選;第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通向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唯有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才能開啟兩岸協商談判,才能追求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

  臺灣學者、多維新聞資深撰述曹正仁認為,目前全球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美國政治運作成本很高,特朗普不可能改變美國政治運作的體制。對於特朗普未來的外交政策,他表示,“我們仍要拭目以待”。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認為,特朗普執政的最大確定性就是他的“不確定性”,未來中美之間將面臨6個月到1年的摩擦與對抗期,美國仍然會在臺海“兩面下注”,但特朗普的執政團隊不能誤判形勢。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鐘厚濤表示,臺灣不要天真地認為“特朗普上臺一定對臺灣有利”,在美臺關係中,美國考慮的是“現實利益”,而臺灣考慮的只是“幻想利益”,特朗普如果打“臺灣牌”,臺當局將面臨更大困境。

  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羅鼎鈞等認為,未來臺海形勢的不確定性會增加,臺灣當局如果不能認清形勢,未來恐將從美國的“棋子”淪為“棄子”。

  論壇特邀嘉賓、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為本次論壇作總結發言。他表示,特朗普雖從參選以來即表現出強烈的個性,但其所謂的“顛覆”是表面的,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不會因此改變,這也是國際潮流。

  本次論壇由民革中央臺灣問題研究中心和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共同主辦。(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