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天橋區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護航”
原標題:天橋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護航”
從原來步行上班,到現在上下班單趟車程要兩個小時,山東集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道玲仍然堅持把公司搬遷到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北跨戰略的推進為黃河北岸的發展帶來無限商機,而且園區領導是一個敢於擔當、敢想敢幹的人,我相信我們能攜手為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包括孫道玲在內,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內所有臺企代表如今又迎來利好:今年8月,園區獲批成為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掛牌後,園區入駐臺企就能享受到更多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濟創業,促進兩岸交流。”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趙新生表示。
20家臺企入駐基地
據悉,海峽兩岸(濟南)青年創業基地是天橋區著力打造的對外開放高端平臺,2015年6月獲批設立,規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天橋區區級領導帶隊三次赴臺招商、參訪企業,先後邀請國民黨青工總會、臺灣電電公會等臺灣參訪團5批次100余人來園區參觀訪問、洽談合作,20家臺資企業簽約入駐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孫道玲的公司就是其中一家。雖然在臺灣居住多年,但父母都是山東人,孫道玲仍然堅持“回家”創業,她也想為加強兩岸溝通儘自己一份力。2007年來濟南創業;2016年6月,入駐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孫道玲騰出一半空間做臺灣青年創客空間,吸引更多臺灣有志青年來濟創業。她説,目前已經有4家公司達成意向,要來園區發展。
為提升基地建設的層次和水準,將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打造成臺灣青年在濟創業就業的標桿示範園區,園區提供優良的創業輔導硬體環境,首先建立佔地2568平方米的齊魯臺商會館,作為濟南市臺企協會的日常辦公場所,為兩岸文化、經濟交流,為臺商活動接待、商務洽談、休閒娛樂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在園區和濟南市臺商協會的積極努力下,山東省十六地市的臺商協會共同建立了齊魯臺商發展有限公司,為來魯發展的臺灣青年提供專項的海峽青年創業基金。園區著力降低臺商創業投資門檻,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為臺商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務。10多項服務促青年創業
同時,依託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鑫茂齊魯科技城國家級科技孵化器為進駐臺灣企業和青年創業者量身打造了金融服務、創業融資服務、仲介機構服務、上市服務、審批服務、科技服務、科技網際網路、物聯網服務、資訊化檔案管理服務、全方位工業物業管理服務等10多項服務。
為全力支援臺灣青年創業就業,除享受國家、省、市給予的優惠政策外,園區還特別針對臺商小額免息貸款、住房補貼、子女入學、專項資金扶持、購買進駐廠房等方面,出臺更優惠的扶持政策。通過建立臺商企業聯繫制度,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生産、融資、用工和居住、生活等各方面困難,為臺商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舒心的生活環境。
園區招商勢如破竹
在濟南新材料産園區內,除臺企外,園區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突破進展。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園區洽談合作企業400余家,完成工商註冊企業230余家,引進外資企業20余家。三大平臺招商情況良好,其中鑫茂齊魯科技城一期簽約127家,二期簽約153家;交易中心一期簽約292家,二期簽約83家;傳化公路港一期意向企業簽約262家,註冊企業26家。今年5月,奧特林豪斯傳動技術(濟南)有限公司開工生産,該項目是繼德國、瑞士後成立的全球第三家生産基地,它的順利投産標誌著園區與德國企業合作實現“零”的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0月,園區與慕尼黑工業大學國際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同建立中德新材料技術中心合作協議書。目前,中德(濟南)産業園項目一期160畝已完成立項,正在辦理土地等相關手續。此項目建成後,園區將積極引進外資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入駐,推動濟南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本報記者 張素芬 通訊員 周亮 潘延虎)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