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平潭金融業高速發展惠及臺商臺企

2016年11月25日 15:2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1月25日電 (林春茵)“在平潭澳前客運碼頭買船票坐海峽號回臺北,不用台幣換人民幣,刷卡(卡式臺胞證)就過去了,很順,真正有兩岸一家人的感覺。”將從平潭返臺的臺胞陳建榮25日對中新社記者如是説。

  “海峽號”開通新台幣直購兩岸直航船票業務,是平潭自貿試驗區進入“自貿時間”後,單獨率先實施的全國首創舉措。

  去年5月以來,“海峽號”還成立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經營機構,成為大陸首家移動式兌換機構。截至今年3月底,該外幣代兌點累計兌換新台幣2396筆,金額2741.07萬元新台幣。

  “海峽號”船長彭于平認為,作為兩岸直航運輸樞紐,“海峽號”成為平潭金融改革創新載體,直接惠及臺胞民眾,“是含金量很高的便民舉措”。

  今年,平潭金融改革創新步履加快。中行平潭支行福建中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宇鑫(廈門)貨幣兌換股份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陸續獲批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機構,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也設立了外幣兌換機構。

  “含金量高”的金融改革惠民舉措,還包括海峽兩岸徵信資訊共用。去年12月底,平潭轄區15家金融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旗下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簽訂臺灣地區信用報告查詢合作協議,臺胞在大陸可查詢在臺信用資訊。此後,平潭更率先實現臺胞借助徵信報告可在當地貸款買房,至今已有近10名臺商在平潭憑此購房。

  領到全國首張臺企臺胞信用資訊報告單的臺商林巧英説:“這張特殊的徵信查詢單是臺胞在大陸的經濟身份證。”

  作為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和推進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區域,平潭的開放也令臺企備感驚喜。今年,平潭自貿試驗區成功辦理全省首單“跨境人民幣反向風險參貸”業務,截至10月末,該項業務已突破100億元人民幣。

  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試點,也令不少臺企受益。宸鴻科技(平潭)有限公司曾意願結匯16筆,金額高達3058萬美元,實現匯兌收益77.6萬元人民幣。

  宸鴻科技負責人表示,這項改革更好地滿足和便利外商投資企業經營與資金運作需要,為規避匯率波動風險提供了一道安全“防火牆”。

  臺灣金融業經驗也多有移植平潭。平潭成立福建省保險業産品創新研發中心,建立與臺灣保險業者交流合作機制,在保險産品研發、認定與保護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借鑒臺灣金融消費申訴暨評議中心做法的基礎上,設立了“福建省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中心”。

  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初顯,平潭積極吸引各類金融、類金融機構入駐,已形成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新興金融業、基金等多個豐富業態。目前平潭已集聚了804家金融企業,其中類金融企業762家。

  平潭綜合實驗區金融辦常務副主任楊哲安認為,通過設立開辦補助、經營貢獻獎勵、個稅補助、創新獎補、上市獎補和安家補助等獎勵項目,金融業已成為平潭當前成長最快的第三産業。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業稅收4.10億元,佔比達30.71%;金融業對GDP的貢獻為7.65億元,佔GDP比重9.7%。

  楊哲安來自臺灣高雄,他説,平潭致力於建設“兩岸共同家園”,金融創新改革涉及民生和實體經濟發展,“釋放了對臺融合政策的紅利”。(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