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雪域高原上的臺灣符號

2016年11月14日 09:2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拉薩11月12日電 題:雪域高原上的臺灣符號

  作者 楊程晨

  華婉伶、余雅琪、勤彭蓁是三位生活在雪域的臺灣女性,因不同原因來到雪域高原,又因西藏的獨特氣息不願再離去。

  臺灣與西藏位於中國南境的東西兩端,相隔千里,卻又有著説不清的緣分。兩地分別擁有中國東西兩側最高峰,大量的少數民族,更重要的是藏傳佛教在寶島擁有規模相當的信眾。

  華婉伶循著這些共通點將藏地藝術帶回臺灣。2015年新春,她將匯集了西藏當代和傳統藝術的“佛化萬相”展覽帶到臺北長流美術館,其中一尊用拉薩河水和臺灣玉山冰川融水鑄成的冰雕佛像吸引大量民眾前來祈福。

  “我在臺灣的許多朋友都嚮往西藏,他們羨慕我有福氣可以在這裡生活,還可以接觸最原始的西藏文化。”2014年,華婉伶與另幾位大陸創始人在拉薩創建藝術策展品牌“醍醐”,不僅用現代傳播方式將西藏藝術帶到世界各地,還將臺灣發達的文創産業模式融入西藏文化。“文創産品不僅集中了西藏的文化特色,還能將其迅速轉化成符號傳播出去”。

  西藏自治區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蓉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像華婉伶這樣長期工作、生活在西藏的臺灣人有13人左右,從事藝術策展、文創孵化、餐飲等行業,“時間待最長的已超過10年”。

  來自臺中的余雅琪就是在西藏生活最久的臺灣人之一,她經營的玉山茶坊已成為拉薩為數不多臺灣人的聚集地。

  在臺灣就已皈依藏傳佛教的余雅琪于2005年決定來拉薩生活,學習藏語、研讀經文。從2008年開始,她做起茶坊生意,將臺灣高山茶葉引入西藏。“一開始,周圍的朋友都不看好我的生意,高山茶清淡的口味太難融于西藏人以酥油茶、甜茶為主的飲茶習慣。”余雅琪説,西藏人飲食以肉食為主,更需要清茶來降低血脂,“我從健康角度推廣臺灣高山茶。8年過去,玉山茶坊不僅換了更大的店面,我堅持茶葉全部從臺灣引入,也培養了一眾愛喝高山茶的藏族顧客,甚至我現在的熟客中,藏族的比例要高於漢族。”

  張蓉指出,目前大陸針對臺商的各類手續辦理還比照外資,門檻較高,而在西藏做生意的臺灣人又多屬小本經營,“他們多會選擇與西藏當地人合作,所以也不能稱作真正意義上的臺商”。她續指,唯一是全部臺灣資本進駐西藏的,只有雲南臺商協會副會長、目前在拉薩開拓文創版圖的勤彭蓁一人。

  拉薩河南岸的次角林,勤彭蓁在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內有36畝正在修建的基地,含企業孵化、文創産業等項目。她透露,基地將於2017年投入使用,屆時將與拉薩市建設規劃配套,收集西藏本地畢業生資訊,成為西藏人才輸出的平臺。

  “國家對西藏的政策扶持是全國最優的,這也是我看重西藏的原因。”大學畢業後,勤彭蓁就來到大陸紮根,十載過後生意已在雲南初具規模。2014年受邀進藏以來,她將生意逐漸向西藏轉移,“近期,我在拉薩又開了兩家公司,涉及珠寶和文物拍賣領域。”

  “現在,好像西藏才是我的家。”每隔段時間就要去臺灣各地進茶葉的余雅琪説,離開西藏半個月就開始不習慣,甚至逐漸成為臺灣朋友眼中的“異類”,“也説不出具體喜歡這裡什麼,可能是氣候,可能是文化,也可能是人,以後相當長的時間我都會在西藏待下去。”

  到過臺灣的大陸游客常説,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余雅琪認為,西藏與臺灣同樣,具有濃烈的人情味,不同的是,“西藏人更偏愛在各自家中盛情款待遠方來客,也更具儀式感”。(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