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新人廈門舉行漢服集體婚禮

2016年11月14日 09:2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人們用紅絲線纏緊葫蘆象徵新人從此夫婦一體,永不分離。 陳悅 攝

  新人們用紅絲線纏緊葫蘆象徵新人從此夫婦一體,永不分離。 陳悅 攝

來自海峽兩岸的五十一對新人在廈門舉行集體漢服婚禮。 陳悅 攝

  來自海峽兩岸的五十一對新人在廈門舉行集體漢服婚禮。 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11月12日電 (記者 陳悅)12日上午,來自海峽兩岸的五十一對新人在廈門舉行集體婚禮。與一般西式婚禮不同,新人們著大紅漢服、行同牢禮、合巹禮,結發同心,體驗了一次中華民族傳統婚禮儀式的魅力。

  這五十一對新人中,既有夫妻分別來自兩岸的“海峽組合”,也有大陸新人組合,還有臺灣本島和金門的新人組合。

  婚禮上,新人們從攜手入場,到各自幾案前相對而坐,再到行同牢合巹禮、結發同心禮等禮節,用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禮樂,見證愛情的山盟海誓。

  主辦方人士介紹説,這些傳統禮節蘊藏著對新人的祝福和對愛與責任的擔當,如新人們行合巹禮時,各自用半個葫蘆斟酒喝下,然後立刻將葫蘆拼接好,用紅絲線纏緊葫蘆,這其中,葫蘆代表多子多福,用紅繩相係,則象徵新人從此夫婦一體,永不分離。

  來自大陸的陳藝萍和來自臺北的李岳峰是一對“海峽組合”。李岳峰告訴記者,他們提前好久為婚禮進行準備,從儀式的腳步、動作等方面反覆進行練習。陳藝萍説,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婚禮既體現愛的承諾,也是文化的傳承,“很值得參加”。

  出席當天集體婚禮的廈門市政協副主席魏剛表示,傳統漢服婚禮體現華夏文化的傳承,也體現責任、孝道的傳承,這些都是華夏兒女共同的價值取向,希望通過這樣的婚禮,增進兩岸青年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金門縣政府副秘書長許寬也表示,如此熱鬧的兩岸集體婚禮見證了兩岸婚姻的熱絡。他相信漢服婚禮能增強青年對傳統文化了解。

  主辦方之一的廈門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人士告訴記者,持續四年的海峽兩岸婚戀旅遊文化節每年都組織兩岸新人舉辦集體婚禮,迄今已在臺中、澎湖、金門、廈門等地舉辦,今年則是首度在集體婚禮中融入漢文化元素,並還首度舉辦海峽時尚新娘婚紗走秀。

  主辦方表示,今後將繼續找尋更多兩岸共同文化基因,把兩岸親情、友情更好連接起來。(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