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人士望續推民間交流 助青年創業

2016年09月27日 08:4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電 (鄭巧 呂少威)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26日在北京表示,兩岸關係的推動力量深藏在民間,政治上有困難,民間交流也不能停。民間可以主動、靈活地發揮更多積極作用,政治人物也必須跟隨民生需求的方向。

  當日,第三屆大江論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劉國深與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臺北市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臺南市醫師公會監事長王正坤,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北京勝大莊國際董事長李卍中,臺盟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孫曉青等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

  劉國深特別指出,兩岸青年是中國未來的主宰者,歡迎臺灣青年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事業。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近日在北京與臺灣八縣市參訪團舉行座談。8位臺灣縣市長表示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大陸有關方面也將採取八項措施積極支援八縣市開展兩岸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劉國深表示,這表明在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之上,大陸還會繼續關照臺灣民眾的利益,希望綠營的縣市長也可以跟進。

  劉國深強調,今天的中國大陸有能力控制臺海局勢的走向,如果民進黨往務實方向走,將海闊天空;如果鐵了心往對抗的老路走,大陸方面一定予以迎頭痛擊。

  曾在大陸求學的何溢誠指出,要建立産學合作機制,解決市場準入門檻過高的問題,吸引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還可以透過體驗式交流,讓兩岸青年建立夥伴關係。兩岸青年應協同創業,優勢互補,共創雙贏。他還建議,臺灣青年應該先到大陸學習、實習,交更多朋友。只有這樣,就業和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臺灣青年代表王正指出,當兩岸的政治基礎受到嚴重破壞時,真正受苦的是臺灣基層民眾。臺灣5月的失業率為3.84%,到8月增加到了4.08%,其中20歲到24歲青年的失業率更超過13%,政客的錯誤不應該由臺灣民眾來承擔,臺灣青年的未來也不應該就此被斷送。

  他説,臺北凱達格蘭大道最近非常熱鬧,軍公教、旅遊觀光業者等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全面執政的民進黨不該對民眾的聲音置若罔聞。

  作為臺灣“筆墨大王”第三代,李卍中在北京致力推廣傳統文化産業。他指出,中華文化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希望能在文化創意産業方面開拓新的領地,與兩岸文創精英一起譜寫文化發展新篇章。(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