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三屆“大江論壇”吁凝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

2016年09月26日 16:21:00來源:台灣網

第三屆“大江論壇”吁凝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

  9月26日,第三屆“大江論壇”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台灣網9月26日北京訊(記者王怡然 齊昕) 9月26日,第三屆“大江論壇”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本屆論壇以“深化民間交流、助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百餘位來自兩岸政、經、産、學各領域精英和青年代表共聚一堂,為如何持續擴大深化兩岸民眾交流、凝聚起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中國國民黨中常委黃志雄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兩岸民間交流是推動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從1987年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到2008年兩岸關係邁入和平發展新階段,到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超過達到985萬人次。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無論是探親訪友、尋根謁祖,還是經貿合作、就業創業、定居生活,交流領域越來越廣泛,交流方式越來越多樣,兩岸同胞的情感連接和利益紐帶越來越緊密。

  龍明彪在致辭時強調,今年5月以來,臺灣新一任當局在兩岸關係根本性質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拒絕調整兩岸和平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持續八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因此受到嚴重衝擊,臺灣同胞的利益受到損害。很多臺灣朋友關心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是否會受衝擊、是否會停止,在這裡,我想向各位重申,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局勢的變化而改變,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的立場決不會動搖。同時,我們積極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決心和誠意也不會改變。兩岸關係越複雜,越需要兩岸民間加強交流,展現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意志和強大力量。兩岸民間各領域的交流非但不能斷、不能停、不能減,而且還要持續加強、擴大和深化。

  黃志賢在致辭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更是兩岸各界跨越海峽的最大共識。我們堅信,無論島內政局如何變化,都不能阻隔兩岸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更不能割斷“兩岸一家親”血濃于水的鄉情和親情。

  對於兩岸青年交流,黃志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青年的優勢在創新、軟體方面,臺灣青年到大陸這邊來創業,除了要發揮自身優勢外,更要以團隊為主體,跟大陸這邊的産業合作,發揮最大效益,利用大陸巨大的市場優勢來共同合作賺全世界的錢。”

  開幕式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臺北市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臺南市醫師公會監事長王正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等兩岸嘉賓進行了主題演講。

  劉國深表示,兩岸關係的推動力量深藏在民間社會,民間永遠走在公權力的前面,政治上有了困難,民間不能停頓,民間可以發揮更積極、主動、靈活、創造性的作用。大陸各方面都在快速進步,不僅是硬實力,軟實力也在進步,特別是年輕一代,兩岸青年的素質已難分伯仲。

  “大江論壇”是由臺盟中央于2014年創辦的兩岸民間特色交流平臺,至今已舉辦三屆。論壇名稱以京臺交流的代表性建築——臺灣會館所在地“大江衚同”命名。論壇以兩岸各界精英人士為主體,旨在充分發揮臺盟鄉情親情優勢,圍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岸一家親”重要理念。據了解,在本次論壇期間,還將舉辦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論壇、兩岸青年成長創業論壇、兩岸書畫藝術作品展等分項活動。(完)

第三屆“大江論壇”吁凝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

  9月26日,第三屆“大江論壇”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台灣網 齊昕 攝)

第三屆“大江論壇”吁凝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

  9月26日,第三屆“大江論壇”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圖為中國國民黨中常委黃志雄接受媒體採訪。(台灣網 齊昕 攝)

第三屆“大江論壇”吁凝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

  9月26日,第三屆“大江論壇”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圖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接受媒體採訪。(台灣網 齊昕 攝)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