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及港澳青年學者聚臺北 研討孫中山思想

2016年09月18日 12:37:00來源:台灣網

  中新社臺北9月17日電 (記者 黃少華 徐德金)近30位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的青年學者17日聚集臺北,共同研討孫中山思想。

  今年11月12日是兩岸共同尊崇的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日。兩岸、港澳及海外有關紀念活動陸續舉辦。

  本次“紀念孫中山150歲誕辰兩岸四地研究孫學的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為期一天,由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兩岸關係發展協會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四家臺灣機構主辦,香港鏡報月刊協辦。

  與會青年學者來自上海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廣東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銘傳大學,及香港樹仁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等高校和學術機構。提交論文26篇,包括《孫中山與中國革命起義》《孫中山軍事革命之和平思想》《孫中山先生的亞洲觀及其政治遺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看兩岸領導人會談的兩岸關係交流》《孫中山先生革命與臺灣關係探析:以第二次入臺為例》《孫中山與澳門關係新考》等。

  廣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館長黃健敏及臺灣孫學研究界的知名學者劉阿榮教授、邱榮舉教授和李亞明教授,分別擔任四場論文發表會主持人。

  高齡87歲、多年推廣孫學不遺餘力的知名企業家、孫中山文教福利基金會主席、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會長陳守仁,率10人專程從香港趕來赴會。

  研討會籌辦人、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任邵宗海,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臺灣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鏡報月刊社長徐新英,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館長王文隆,孫中山曾侄孫孫必達等出席研討會開幕式。

  嘉賓們致辭表示,中山先生畢生追求國家發展進步。孫中山思想就是愛國思想,孫中山精神就是愛國精神。大陸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山先生所提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有密切關聯。當前,兩岸關係錯綜複雜,深入開展孫學研究,意義重大。

  邵宗海教授表示,兩岸孫學是共同的寶藏。孫學研究曾是臺灣學界的熱門研究領域,但隨著經濟及社會的不斷變遷,近年來已逐漸式微。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喚起學界對孫學的重視;兩岸及港澳青年學者不斷激蕩學術火花,也為孫學研究建立“種子隊”。

  研討會現場還舉行150首“小小孫中山,從愛出發”童詩發表會等活動,以紀念孫中山先生,並象徵孫學研究的持續傳承。(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