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滬臺雙城青年“對話”公益與創意

2016年08月24日 09:0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8月23日電 題:滬臺雙城青年臺北“對話”創意與公益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劉舒淩

  “以大家的能力,應該可以發揮‘洪荒之力’做個精彩對話。”

  在2016台北上海城市論壇(也稱“雙城論壇”)的一場分論壇上,主持人、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嶽的開場白,贏得兩岸學子的笑聲和掌聲。

  23日開幕的“雙城論壇”,青年交流議程進入最後一場。主辦方分別邀請臺生、陸生、在臺陸生及在陸臺生共44位代表,就“青年社會關懷與實踐”等方面展開對話,分享彼此不同的經歷和想法。

  曾在廈門就讀的淡江大學研究生陳臆先説,志工服務可以培養課堂書本上未必學得到的經驗,兩岸青年共同參與公益既可拓展視野、磨煉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能增進了解和交流。

  “不去做,就不知道有多熱愛它。”上海杉達大學學生王哲分享自己的志願者經歷説,年輕人有熱血,只有參與到社會公益實踐中,才知道世界有多廣闊。

  交流的時間只有90分鐘,為讓盡可能多的同學發言,每人限時3分鐘。分享個人經歷的同時,兩岸學子不時將自己好奇的問題拋給對方:大陸學生如何在臺灣參與志工服務、臺灣同學怎樣看待誇張的媒體報道……主持人張五嶽不得不“省去”點評環節,把更多時間留給年輕人。

  第一次來臺灣的王哲在會後對中新社記者説,兩岸青年“想法其實差不多,應該多交流,增進友誼”。陳臆先則希望,兩岸可以搭建起專門的交流平臺,供年輕人開展常態的溝通。

  “青年朋友心是熱的,但更要包容”,議程召集人、上海臺商協會會長李政宏在總結這場對話時説,年輕人要好好珍惜學生的身份,用最包容的心、最廣闊的心去看待這個社會,勇於嘗試。“只有交流才會了解,才會化解歧義”。

  交流剛一結束,同學們紛紛離開座椅,相互交換聯絡方式,還建立了微信群,表示要繼續溝通感興趣的話題。

  青年的議題與活動可謂貫穿此次雙城論壇的場內與場外。在青年對話進行的同時,率領上海市政府訪問團來臺的市長代表沙海林,專程到松山文創園出席一場青年創業大賽頒獎禮。

  20個進入總決賽的項目是從兩岸校園431個參與團隊中角逐産生,最終由臺灣的“Addweup”項目取得第一名。

  沙海林發言時表示,希望兩岸有志於創業的年輕人在這樣的平臺上匯聚,碰撞出新的火花。(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