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蘇鎮江創新服務台企方式 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2016年08月23日 11:13: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23日鎮江訊 今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提出,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説就是“親”“清”兩個字。對政府部門來説,對企業要“親”,就是要關係至親,服務盡心,力求做到貼心、便捷;與企業關係要“清”,就是要清清白白相處,坦坦蕩蕩處事,服務台企要公正、透明。

  江蘇省鎮江市臺資企業作為該市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對加速本地區經濟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企業管理水準、調整産業結構以及引進各類人才等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今年以來,鎮江市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以提升臺商發展“第一福地”品牌內涵為目標,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率,積極營造良好的對臺經濟新型政商關係。

  服務模式創新——由政府主導型向臺企需求型轉換,積極推行“功能表式”服務,使服務更公平

  公平、公開服務是臺企共同的願望。以往由於政商資訊不對稱,政府主導的臺企幫扶活動普遍存在服務對象以偏概全,偏重於大中臺企、忽視小微臺企;服務內容供需錯配,提供服務與臺企現實需求相脫節;服務重點避重就輕,重點難點問題鮮有涉足、難以突破等突出問題,臺企對政府服務的“認可度”打了折扣,對政策紅利的“饑渴感”依然強烈。

  為使涉臺企政策更透明、更公開、更公平,該市堅持問題導向,以提高涉企服務有效性為目標,換位思考逆向設計服務模式,在全市首創以臺企需求為主導的“功能表式”服務模式,利用機制創新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精準度。今年2月,該市經信委全面梳理2015年以來國家和省、市鼓勵臺企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全市率先推出涉企服務“功能表”(第一批),涵蓋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綠色節能等八大類別50個服務項目,通過會議發放、到府拜訪、網上推送等形式,及時發放到臺企手中,讓臺企一眼就明白能提供什麼服務。臺企只要在“功能表”中選定符合自己需要的服務項目,填好“點功能表”反饋給我們,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派出人員對接辦理,並把辦理效果納入單位年度考核之中。

  “功能表式”服務一經推出,許多臺企紛紛來人來電諮詢交流,部門與臺企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政企之間的距離感逐步縮小,該市相關部門在臺企間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功能表式”服務推行以來,數十個制約臺企發展的“點功能表”均已順利辦結,臺企滿意率達98%。

  服務方式創新——由以人為主體開展服務向依託資訊技術開展服務轉換,積極打造網路服務平臺,使服務更便捷

  “不進一扇門、不找一個人、辦成所有事”,正在成為該市服務台企的最高追求。為了更好地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品質,著力破解以權謀私、為官不為等突出問題,實現政商之間的良性互動,該市經信委在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級機關工委、市政務服務辦的指導幫助下,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思維,集聚各涉臺企服務部門的政策資源和服務力量,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的政務服務幫辦機制,著力打造“965808”(就讓我幫您辦)——鎮江企業網路服務平臺。通過政策資源和部門服務的互聯互通,讓臺企變“跑多個部門,辦一件事”為“進一個平臺,辦所有事”,實現臺企訴求的一網受理、一站辦結,實施全程監管,防止公權私用,減少人為干擾,壓縮尋租空間,真正讓廣大臺企和創新創業者零成本、少跑腿、不添堵。

  同時,還建立“135”限時辦理機制,即幫辦部門1個工作日內受理回復;3個工作日內辦結答覆;疑難問題通過多部門會辦、高位批辦等,力爭5個工作日內辦結。對一時不能辦結的作出解釋溝通,努力把平臺打造成為“涉企政策的傳播平臺、政務服務的集聚平臺、機構服務的樞紐平臺和臺企訴求的幫辦平臺”,為訴求者提供放心、省心、稱心的服務。

  平臺開通以來,集聚市級涉臺企服務部門36個,平臺訪問量突破上萬次、發佈各類涉企政策與服務資訊上千條,受理辦結臺企訴求數十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8%,“965808”的品牌效應不斷放大。

  服務形式創新——由條塊切割的單一服務向政策疊加的系統服務轉換,積極開展“三聚”服務活動,使服務更貼心

  聚焦産業、聚集資源、聚合力量的“三聚”服務,是“黨性在我心、助企看我行”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年鎮江“效能革命”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求。“三聚”服務打破以往政企、銀企、電企、校企等單一對接的傳統模式,綜合整合全市各個職能部門、經信委各個職能處室政策資源,集中對重點園區、重點産業、重點項目開展疊加服務、精準服務,大幅提升了服務台企的效率。通過“三聚”服務,不僅現場梳理幫辦的事項,而且幫助謀劃、主動“教辦”可以爭取的事項,使臺企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更多更有力的集中扶持,快速培育臺企核心競爭力,因而受到臺企的熱烈響應和廣泛好評。

  創新涉臺企服務,變革政商關係。該市還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服務模式上主動破冰、在服務方式上跨界創新、在服務形式上大膽革新,使涉臺企服務更透明、更公平,既拉近了政企距離,又提供了清廉的服務路徑,使新型政商關係更加“親”和“清”,全力服務“強富美高”新鎮江建設。(台灣網、鎮江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