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閩臺影人共造海峽大IP

2016年07月22日 10:07:00來源:東南網

萬星早前與廈門衛視合拍的電視劇海報

  東南網7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廖靜怡;本報記者 張輝)下月,一部名為《幸福的腳步》的閩臺合拍電視劇將在全省進行演員海選。而後,劇組將入駐位於漳州開發區的海峽兩岸影視製作(漳州)基地(以下簡稱“基地”)進行攝製。年內,還將有一部反映鄧麗君生平的劇作《我只在乎你》進基地拍攝。

  6月22日,該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已建成的兩個1500平方米攝影棚,是省內最大的攝影棚。未來,基地還將引入編劇、攝製、演藝培訓、後期製作等影視全産業鏈。

  這被視為閩臺影視産業邁向深度合作的標誌。臺灣影視産業繁榮一時,如今卻面臨著市場有限、競爭慘烈的困局,大量島內影人西進尋變;基礎薄弱的福建影視産業,在如火如荼的大陸影視市場缺乏話語權。如今,閩臺影人走到一起。雙方合作也從互播劇、合拍片等初步合作,走向資本與項目的深度對接。能夠引起兩岸共鳴的海峽題材,正成為講好兩岸故事的重要依託。

  失落者攜手

  基地項目始於去年的海峽影視季。其間,兩岸共簽署11個影視項目,總投資超5億元。基地位列其中。參與共建的是,省內老牌影視機構福建電影製片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影”)和有著33年曆史的臺灣萬星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星”)。

  近年來,兩岸影視産業合作日趨熱絡。福建也成為臺灣影視業者的“新大陸”。

  “臺灣影視業發展成熟,但市場有限,瓶頸明顯。”萬星董事長黃錦鳳以電視業為例,島內現有近百家電視臺,慘烈的競爭導致投資不足,電視節目製作經費多年未漲。早前本報《臺灣電視期待逃離“失落沙洲”》一文便提及,臺灣電視劇單集製作成本不足20萬元,與大陸一部電視劇動輒上億元的投資不可相提並論。由此帶來的結果是,臺灣影視人才流失嚴重,大量業者西進淘金。

  這從臺灣影視作品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早年,臺灣出品的8點檔電視劇、偶像劇在大陸“霸屏”的景象早已無影無蹤。大陸片卻不斷在臺灣賣座又叫好。比如去年的《瑯琊榜》在臺灣掀起了追劇熱潮。

  反觀福建,同樣面臨著發展困惑。福影是一家有著近60年曆史的國營製片廠。它曾産出《聊齋》《三言二拍》等經典作品。但進入市場化運作後,福影逐漸式微。福建影視産業的民間力量同樣孱弱。黃錦鳳還記得,12年前第一次到廈門取景時,“連臨時演員都找不到”。

  在大陸影視業大發展的背景下,福建未能分食這塊“蛋糕”。一組數據顯示,去年大陸電影票房突破440億元。但在城市票房排行榜上,福州、廈門、漳州分別排到了20、27、87。 “我們不是沒有好的編劇和導演,但大量的人才流向北上廣等影視資源集中的地方。”福影項目負責人薛友平説。

  正因如此,各自在困境中尋求機會的雙方走到了一起。在黃錦鳳看來,一水之隔的福建,不僅與臺灣同根同源,有著共通的民俗、語言,還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每年9月到第二年3月,北方的影視基地並不適合劇組拍攝,而深圳的外景也被拍得差不多了,福建不僅氣候宜人,還有豐富的山水風光,適合取景。”黃錦鳳説,基地所在地漳州開發區,附近便有海濱風光、山莊美景、紅樹林群、地質公園火山島、規劃建設中的“雙魚島”等資源。對薛友平而言,則更看重臺灣多年積累的影視製作經驗、人才資源、海外發行渠道等優勢。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