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農業人士赴成都新津縣美麗示範鄉村交流參訪

2016年07月19日 08:34:00來源:台灣網

參加培訓學員在成都蒲江兩河村參訪。(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7月18日新津訊(記者 普燕 劉暢) 18日,由農業部臺灣事務辦公室、成都市農業委員會主辦的2016年臺灣農民創業園休閒農業培訓班暨兩岸推進美麗新農村建設培訓班在新津啟幕。農業部臺辦、四川省農業廳相關領導,兩岸農學專家,各地臺創園管委會人員,臺商臺農及成都各縣市相關人員等在內的70余人參加活動。

  作為活動首站,參加培訓學員一行先後赴成都蒲江兩河村、爐坪村和甘溪明月村進行交流參訪。兩河村、爐坪村和甘溪明月三個村子在當地屬於“明星”村,在農業生産銷售,美麗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各具優勢和特色。據介紹,兩河村主攻蒲江醜柑種植,目前已建立優質醜柑採摘體驗基地2300畝,年産值達3150多萬元。與兩河村不同,爐坪村以獼猴桃種植為主打産業,村集體使用財政資金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引進社會業主共同建成1000畝獼猴桃核心示範基地,帶動全村發展獼猴桃5000畝,為産業脫貧奠定堅實基礎。甘溪明月村則依託自然環境和邛窯歷史文化資源,産業定位為“竹海、茶山、明月窯”,發展鄉村文創産業,成為國內第三個國際陶藝村,被譽為“活著的邛窯”。同時,三個鄉村在美麗新農村建設,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方面,也成績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三個村莊都利用“網際網路+”助推銷售渠道拓展,兩河村成立電子商務服務站、建立微信公眾號,致力於將村中的水果電商市場打通,如今,兩河村的果品已經銷售到北京、天津、新疆等地,甚至走出過門,遠銷俄羅斯。爐坪村黨支部採取“土地股份合作社+示範基地+電商平臺”模式,引入京東和天虎雲商搭建電商平臺,帶動全村發展電商12家,2015年銷售收入達460萬元。“遠遠的陽光房”作為明月村文創項目之一,打造草木染體驗空間,目前微信公眾號已在運營中並擁有自己的淘寶店。

  在參觀過程中,學員們與各村負責人進行了充分交流探討,切實了解和學習了三個先進村莊在農業生産銷售,休閒農業發展和美麗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感到“此行受益匪淺”,所學所感,將為各自臺創園建設、農業公司發展開拓了新思路。

  “這裡的硬體設施做得非常好,整體規劃和風貌也非常棒,銷售渠道也非常多元”,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研究員周先捷表示,各村委會積極組織和幫助村民進行産品生産行銷與臺灣農學會相類。來自臺灣農業公司的小林認為,相較臺灣各鄉村景觀趨同而言,這裡的每個村子發展都有自己特色,尤其在景觀設計、建築風格方面都略有差異,這為發展特色休閒農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休閒農業不是只要把産品運出去,而是要能把錢引進來,農産品深加工等方面還有很多發展空間,可以大力發展酵素類淺加工産品的生産,不僅能夠讓果品每一個部位都不會浪費,也能很好解決農産品盛産期産能過剩等問題”, 來自臺灣的農學專家、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林俊男在參觀浦江縣大興鎮爐坪村農業及休閒農業發展後,肯定了村裏在農業生産銷售的成績,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據悉,接下來,學員將參加為期兩天的休閒農業與兩岸合作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培訓班活動,兩岸農業專家將會就休閒農業和美麗新村建設為大家分享經驗。隨後,臺灣專家還將分別親赴六個項目實施示範村進行現場指導。(完)

參訪團在兩河村參觀醜柑。(台灣網 普燕攝)

參加培訓學員在成都蒲江兩河村參訪。(台灣網 普燕 攝)

參加培訓學員在成都蒲江兩河村參訪。(台灣網 普燕 攝)

參加培訓學員在成都蒲江兩河村電商服務平臺參觀。(台灣網 普燕 攝)

參加培訓學員在成都蒲江爐坪村參訪。(台灣網 普燕 攝)

臺灣農業專家與爐坪村負責人交流。(台灣網 普燕 攝)

成都蒲江爐坪村參訪交流。(台灣網 普燕 攝)

成都蒲江爐坪村參訪交流。(台灣網 普燕 攝)

參訪團在明月村參訪交流。(台灣網 普燕 攝)

參訪團在明月村參訪交流。(台灣網 普燕 攝) 

參觀老窯。(台灣網 普燕 攝) 

參觀明月陶瓷村。(台灣網 普燕 攝)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