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三五"規劃鼓勵創業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正當其時

2016年03月14日 08:2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報道,在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都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與臺灣經濟形勢不佳相比,目前大陸經濟高速發展,並陸續推出了多項支援創業的配套政策,特別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釋放出了大量的創業新紅利,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可謂正當其時,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紛紛為臺灣青年創業支招。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民生 攝)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民生 攝)

  一、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漸成熱潮 “十三五”規劃等釋放的創業新紅利是重要誘因

  “超過2/3的臺灣青年有意願到大陸學習、培訓、就業和創業,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創業隊伍”。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在臺灣團全體會議上如是説。

  江爾雄指出,從目前島內整個經濟狀況和臺灣青年所承受的“壓力山大”的生活境況來説,臺灣青年就業創業面臨很大的困局,但他們創業熱情依然十分高漲,而大陸有無限的發展空間,這對臺灣青年非常具有吸引力,大陸應創造機會讓兩岸青年從文化交流的手拉手,進一步深入到經濟交流的心連心。

  2015年初,大陸政府設立了400億元人民幣的新興産業創投引導基金,同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除了政府行為外,大陸民間和企業界也積極吸納臺灣青年人才來大陸創業就業。阿里巴巴在臺灣成立總額達到100億元新台幣的創業基金,獵豹移動也在臺灣成立獵豹創業基金,並選出“紫牛之星”來北京接受導師團指導,並協助其成立公司。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國臺辦去年已經為21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掛牌,今年將繼續極大扶持力度。他認為:“兩岸青年在共同打拼事業的過程中不僅個人事業能得到發展,個人才華得到展現,同時,也能夠加深對兩岸關係的正確認知。”

  二、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應做多方準備 善用當地創客服務事半功倍

  雖然很多臺灣青年有來大陸創業的強烈意願,但對實際到大陸來創業的臺灣青年來説也有缺乏人脈圈、不熟悉當地法規等擔心和困惑。臺灣青年創業協會總會顧問、臺灣淡江大學邱鴻祥教授應邀參加了今年1月23日在福州舉行的臺灣青年 “創業之星”頒獎儀式。他認為“有意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必須做好多方準備。”

  作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的導師,邱鴻祥教授指出,兩岸同文同種,不會存在大的語言溝通等方面的障礙,但是兩岸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等,使臺灣青年人完全融入大陸社會並不容易。另外,大陸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大,而臺灣社會瀰漫著“小確幸”的氛圍,使臺灣青年人難免受到影響,造成的問題之一就是抗壓性不足、吃苦耐勞精神不強,因此在殘酷的創業競爭中,往往缺乏競爭力。他也建議臺灣青年和大陸創業青年多交流合作,善用當地提供的各種創客服務,比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福建優家青年創業社區、福州優空間等提供的創客“一站式”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董事長張曉東 (民生 攝)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董事長張曉東 (民生 攝)

  “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首先要學會融入當地社會,用好當地提供的各種服務,這樣做有助於更快地取得創業的成功。”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董事長張曉東對邱鴻祥教授的觀點表示認同。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主編陳雲英 (民生 攝)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主編陳雲英 (民生 攝)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主編陳雲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一個關於推動臺灣大學畢業生到大陸來創業就業的建議。她表示,臺灣青年很需要類似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這樣的創業服務機構。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找親戚朋友,找各地的臺聯會和臺辦幫忙的方式儘早融入當地社會,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實現創業夢想。

  全國人大代表、東華大學經濟發展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嚴誠忠則指出,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要做到三個找準:一、找準自己的創業團隊;二、要找準行當,找準産業領域;三、找準具體的目標定位。他告訴記者:“我以前有一些學生,他們就想通過創新、創業賺一筆錢以後,再到外國去深造,這樣一種短期的行為,在具體的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種浮躁的心態,明明可以做成的事情,沉不注氣,尋求一種短期效果,是一種冒風險,到最後創業失敗了。”

  記者在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採訪時注意到,這裡不光是臺灣創業者的聚集地,同樣這裡也有很多大陸的創業者在打拼。福州渡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守清是2015年底入住這裡的,他的公司主要製作十二生肖等文創産品。張守清的創業導師就是臺灣人,他之前已經和臺灣的文創業者進行過多次交流,他堅信未來肯定會有和臺灣文創業者深度合作的機會。另外一位入住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的創業者——福州庫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細明此前已經在這裡進行過路演,他的公司主要是圍繞3D列印技術開展教育培訓等業務,他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機會和對岸的創業者進行交流合作。

  “兩岸青年各有所長,如能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將大大提升兩岸青年創業的成功機率。” 臺灣淡江大學教授邱鴻祥對此充滿期待。

  三、 “五緣”優勢明顯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可在福建先熱身

  “目前福建已在廈門和福州兩個地方分別設立了海峽兩岸的青年創業基地,已有700多家青年創業企業入住。”全國政協委員、臺盟福建省委主委鄭建閩指出,福建是離臺灣最近的省份,在吸引臺灣青年創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希望能鼓勵更多臺灣青年來福建創業,我們也會為他們搭建更好的平臺。”

  福建省武穆智慧財産權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湯寧海今年1月23日被評為臺灣青年“創業之星”。在他看來,福建是大陸離臺灣最近的省份,具有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已經成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熱土。另外,福建針對臺灣創業者推出了很多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對臺灣青年比較有吸引力,特別是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這樣的創業場所解決了很多臺灣創業者的後顧之憂,值得肯定。他建議對大陸情況不太熟悉的臺灣創業青年,可先到海峽西岸的福建省來熱熱身。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長楊益民 (民生 攝)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長楊益民 (民生 攝)

  “很多臺灣青年來福州實習以後,就留下來在福州創業了。”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長楊益民表示,福州的飲食、生活環境和臺灣很相似,特別是眾多的創客空間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了貼心的服務,讓入駐在此的臺灣青年可以安心創業。

  福建是大陸第一個出臺政策鼓勵臺灣年輕人“登陸”創業的省份。福建省臺辦主任吳國盛近日在2016年福建省“兩會”上透露,福建省高度重視臺灣青年創業,2015年撥款5千萬(人民幣,下同)鼓勵臺灣青年來閩創業。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意見》,對累計引進20家以上臺灣青年創業企業、吸引臺灣青年60人以上的,且持續經營滿1年以上的示範基地,省級財政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對累計引進100家臺灣青年創業企業的、吸引臺灣青年200人以上的,且持續經營滿1年以上的示範基地,省級財政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獎勵。吳國盛指出,除了大力支援基地發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對於來基地創業的個人鼓勵措施也相當“給力”,其中包括住房補貼、解決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民生)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