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名在泉臺商的猴年心願:以樂為媒 加大兩岸文化交流

2016年02月12日 09:45:00來源:東南網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大陸新娘”張瑞金與丈夫帶著兩個女兒回娘家過年 (陳曉東 攝)

  以樂為媒 加大兩岸文化交流

  猴年春節前,設于石獅,由臺灣商人開辦、臺灣教師組成的布拉格藝術機構已經放假,機構的創辦人、校長潘春鳴卻忙到了農曆臘月廿八。“做完機構未完成的工作,挺晚的了,就不回臺灣了,直接去金門的親戚家跟他們過年。”他笑著説。

  數年前,石獅市經貿團的一次赴臺訪問,讓潘春鳴感受到了泉州的熱情以及家長和孩子對藝術的渴求,便下定決心要在泉州開辦一家教育機構。經考察,2012年,他在石獅開辦了第一家布拉格藝術機構,短短3年,布拉格藝術機構在福建省已有7個分校與1個銷售點,學生也從剛開始的不到200人增加到現在的1500多人。“臺灣老師是這所教育機構的主打招牌,共有臺籍全職教師16名,臺籍兼職教師7名。專注于臺灣原汁原味的教學,通過注重‘愛的鼓勵’與品格培養,細分教材,依不同年齡段施教,從而鞏固兒童音樂素養根基。”潘春鳴説。

  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布拉格藝術機構也更加注重兩岸文化的交流,承辦了“中國金鐘獎鋼琴小提琴得獎音樂會”、“小提琴專家大師班”等活動,也舉辦過“首屆小提琴夏令營”、“發現臺灣音樂文化之旅”等活動。在該機構的邀請下,臺灣作家黃克全、著名詩人洛夫等都曾來泉交流。

  猴年新春,潘春鳴對布拉格藝術機構亦有新的規劃,“我想在泉州、福州、廈門等3個城市各開1個分校。”潘春鳴認為,福建的鋼琴教育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仍有很大的市場,而在臺灣已有30年教學經驗的布拉格藝術機構尤其適合福建地區的鋼琴教學。由於地緣關係,泉州地區也是布拉格藝術機構進入祖國大陸市場的首選,泉臺兩地不管是天氣、風俗還是方言都有很多的共通之處,適合臺灣教師的發展。

  潘春鳴表示,他將繼續為兩岸文化交流而努力,提高泉州學童的音樂文化水準,舉辦兩岸音樂夏令營、專家大師班,並利用自己在臺灣文化界的人脈邀請臺灣文學、攝影、音樂大師來石獅參訪。“‘臺灣攝影家眼中的石獅’策劃已經做好,將在猴年啟動,我也希望更多同行來祖國大陸創業,共同打造臺灣藝術培訓品牌。”

[責任編輯:李岳]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