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人在臺灣》出版 講述四川與臺灣的“緣”

2016年01月13日 07:57:00來源:台灣網

《四川人在臺灣》。

  台灣網1月12日四川訊 近日,由四川省臺辦、省社科院共同編撰的《四川人在臺灣》一書正式出版發行。該書以四川人在臺灣生存、創業、發展為脈絡,全面系統地梳理了自秦漢以來川臺之間的淵源及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情況,有效填補了川臺交流史方面的圖書空白。

  四川與臺灣,一個在崇山峻嶺的西南深處,一個置身波濤萬里的東南海域,從地理距離看,似乎關聯不多。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不是這樣呢?四川省臺辦、省社科院的十多位專家從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一一梳理歷史,考察現實,發現四川與臺灣“緣分”相當深厚。具體來説,有“鄉緣”、“文緣”、“業緣”、“物緣”、“神緣”、“婚緣”六大緣分。時間上最早也可追溯到明清時代——當時生活在粵贛閩一帶的客家人向外遷徙,一支西遷四川,一支東渡臺灣。兩地客家人源出一地,想不親都難!

  據該書副主編、四川省臺辦副巡視員楊志學介紹,最大規模的川人遷臺活動發生在1949年前後,遷臺的川籍人員(含現在的重慶)多達十幾萬。如今這批人多數已經去世,健在的人也已是高齡,許多歷史資料面臨湮滅的危險,而此前還沒有任何系統梳理總結川臺關係的書籍。為搶救彌足珍貴的川臺交流與合作史料,呈現川臺交流的歷史和現狀,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臺辦決定啟動《四川人在臺灣》一書的編撰工作,並與省社科院聯合成立編撰小組,由省臺辦主任周敏謙擔任顧問,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后強任主編,省社科院黨委副書記陳井安任常務副主編,省臺辦副巡視員楊志學、省社科院研究員郭丹任副主編,省臺辦和省臺灣研究中心相關人員組成課題組,通過從四川各市州臺辦、省檔案館、圖書館、高校等各方蒐集資料,並赴臺灣多地走訪,拜會臺北、高雄、臺南等地四川同鄉會以及在臺的川人,廣泛蒐集整理相關資料,歷時一年多終於成書。

  該書共6章18節25萬餘字,收集了大量川臺兩地人民交流、合作、互動的資料,涵蓋秦漢至明清追尋川人先祖赴臺源流,當代川人大遷徙及在臺生存、發展狀況,以及兩岸破冰以來川臺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等內容,涉及政經工商科教藝術諸領域,資料性和故事性交匯。“該書填補了四川在這方面的空白,為研究川臺關係的專家學者提供了重要資料,具較高的社會價值、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和史料價值。”楊志學説。

  為了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的歷史,僅資料收集工作就進行了大半年。除了發動四川各地臺辦逐戶走訪蒐集去臺人員資料外,編纂組一行還前往臺灣收集史料。“我們去了臺灣各地的同鄉會、檔案館、圖書館,收集臺灣方面的資料,回來時大家箱子裏除了衣服就是各種書和資料,一共背了幾百斤回來。”編纂組成員之一、四川省臺辦綜合研究處蘇志軍説。

  通過走訪調研,編纂組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對在臺川人的籍貫、職業、赴臺路徑等做了統計,對活躍在臺灣軍警政法界、文教藝術界、宗教工商界的知名川人做了盤點。同時還收錄了大量赴臺川人日記、筆記等珍貴資料,講述赴臺艱辛過程以及在臺心路歷程。除此之外,還講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其中包括打破兩岸堅冰第一人——四川遂寧人王錫爵,在兩岸關係尚未破冰之際,駕駛波音747貨機直接飛回祖國大陸、迫使臺灣打破“三不”僵局,與大陸進行接觸談判的故事;著名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詞作者,也因為創作“高山青、澗水長,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而被稱為“阿里山之父”的四川三台縣人鄧禹平的世紀絕戀故事;還有臺灣知名作家瓊瑤離別大陸39年後回到四川探親尋根的故事等等。

  本書也通過赴臺川人故事,探討川人對臺灣文化社會的影響。比如著名的“眷村文化”。“當時國民黨從成都帶了空軍到臺灣,因此大部分到臺灣的四川人都居住在空軍眷村,説四川話成為空軍眷村的一大特色。不論你是來自廣東、山東、湖北還是湖南,都講四川話,四川話幾乎是眷村的“流行語”!”川人不僅帶去了川話,還帶去了麻辣的四川美食。“《舌尖上的中國2》也提到眷村紅燒牛肉麵,據了解紅燒牛肉麵最初也是住在眷村的川籍老兵及其家眷,因為思念家鄉和家鄉的美食,在臺灣根據當地的食材自製了四川辣豆瓣醬調料,並把辣豆瓣醬用於烹制四川家鄉風味的菜肴。尤其是用豆瓣醬、幹辣椒、花椒炒香後而烹制好的紅燒牛肉和湯汁,澆在煮好的麵條上,非常好吃。這做法很快在眷村流行,所以“臺灣牛肉麵”又以“眷村牛肉麵”最有名,而以“川味牛肉麵”為特色名號的麵店和餐館也就風行臺灣各地。” (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