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經濟部長”:簽兩岸貨貿協議是提升競爭力的一環

2015年12月10日 07:3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2月9日電 (記者 陳小願 賈靖峰)臺灣“經濟部長”鄧振中9日在臺北表示,簽署“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大陸稱“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是提升臺灣競爭力的一環;開放無可避免,只能務實看待、加強管理。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貴敏當天在臺北舉辦“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公聽會”,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及産業界代表、學者座談。

  針對有學者質疑簽署兩岸貨貿協議對臺未必有利,鄧振中作上述表示。

  他指出,為提升競爭力,全臺都在推動“生産力4.0”運動,兩岸貨貿協議是其中一環。

  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臺灣目前完全沒開放大陸農産品進入寶島,而大陸對臺則開放逾90%,是“不對等關係”,臺灣佔盡便宜。他並指出,當局對農業提供很多補貼及照顧,這種“保護傘”對産業發展不利。

  臺灣中鋼公司營業管理處處長韓義忠認為,臺灣可將服貿協議作為“敲門磚”,推動貿易夥伴將關稅降為零,以提高産品外銷的競爭力,這對臺灣的就業也有幫助。

  當天共有10多位産官學人士在會上發言。多數人對簽署兩岸貨貿協議持正面態度,但也提到當局應該為可能受衝擊的産業提供完善的配套輔導。

  臺“經濟部”提供的資料指出,評估顯示,兩岸簽署貨貿協議,將有利於臺灣整體GDP、進出口、境內投資及就業等方面提升,對臺灣整體具正面效益。

  兩岸貨貿協議談判已進行12輪。鄧振中透露,下一輪正式會談預計於今年12月下旬進行。(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