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徽積極維護臺胞權益做到零“積案”

2015年11月20日 07:2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11月19日電 (張俊)“臺灣同胞對大陸法律法規了解不夠,遇到權益糾紛時需要特殊解決辦法。”安徽省法學會港澳臺法律研究會會長、安徽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郭志遠教授19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近年來,臺灣同胞在安徽投資創業持續增長,臺灣同胞遇到的權益糾紛也隨之增加。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辦在維護臺胞權益上積極行動,通過行政協調、司法等途徑做到零“積案”,受到臺灣同胞的稱讚。

  安徽省臺辦投資協調處負責人舉例告訴記者,今年66歲的臺商賴建明,2000年來安徽蕪湖投資幼兒教育,與幾個本地人合夥經營。然而原先的合夥人想利用自己在當地的優勢,將賴建明排擠出董事會。賴建明作為最大出資方,眼看著投資成果將要泡湯,心裏非常著急。

  在省臺辦的幫助下,賴建明通過法院起訴原來的合夥人,經審理被判勝訴。然而因為幼兒園資産無法分割,法院執行成了難題。2011年,賴先生只好再次求助於法庭,要求進行財産分割。據蕪湖市臺辦主任鄭鋒介紹,經過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和強制執行,賴先生成功拿回了幼兒園的經營權和財産。

  臺灣同胞遇到權益糾紛該怎麼辦?據安徽省臺辦副主任蘇青介紹,目前臺商遇到糾紛,主要以行政協調、仲裁、法院起訴等途徑處理。安徽淮北今一紡織製衣有限公司是一家臺資企業,與大慶一家建築公司達成協定修建廠房時發生權益糾紛,該建築公司拒絕歸還前期多付的600萬元人民幣款項。儘管法院判決臺商企業勝訴,但對方卻拒絕執行。“通過省臺辦、國臺辦以及黑龍江政府的協調處理,2014年,該臺商企業終於拿回600萬元款項。”蘇青説。

  臺商在大陸遇到權益糾紛為何要特殊處理,對此郭志遠教授表示,臺灣和大陸在法律法規上存在許多差別,臺商在大陸投資牽涉到土地、稅收、審批等一系列問題,很容易出現權益糾紛,如果沒有特殊的保護處理辦法,臺商就可能蒙受損失。“除了通過省臺辦協調處理,尋求專業的法律顧問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郭志遠説,他正準備成立一個港澳臺法律專家服務團,專門為港澳臺的同胞提供法律援助。

  據悉,目前,臺灣已成為安徽的第二大外資來源地,是安徽對外經貿合作交流的主要夥伴之一。為保護臺商在皖投資權益,安徽將出臺《安徽省促進和保護臺灣同胞投資條例》,規定臺灣同胞來皖投資,與本省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並享有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優惠待遇。(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