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九屆海峽兩岸茶博會“臺味”濃 創新産品成亮點

2015年11月17日 07:0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夷山11月16日電 (林玲)16日,第九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拉開帷幕。在去年的茶博會中大受歡迎的臺灣館今年仍熱度不減,濃濃“臺味”的臺式茶文化讓臺灣館成為本屆兩岸茶博會上最紅火的展館之一。

  “啊呀咿嘿喲!”伴隨著響亮號子以及極具臺灣特色的舞蹈,本屆茶博會臺灣館開館。在原住民歌舞的背景襯托下,“茶博會”臺灣館內,琳瑯滿目的臺灣高山烏龍茶、茶品小吃、茶藝表演以及創新産品烏龍咖啡,讓整個“茶博會”充滿了濃濃的臺灣味。許多大陸游人特意前來,一品這陌生卻又熟悉的味道。

  “我們想把最好的創意産品帶給大陸同胞”

  走進臺灣館,記者便聞到了濃濃的咖啡香。循著醇香,記者找到了來自臺灣歐陽制茶廠的負責人歐力權。

  30齣頭的他正在仔細炮製著一杯看似咖啡卻溢出濃濃茶香的飲品。許多遊客都被這香氣吸引,來到了他的展位前。

  “這是我們歐陽制茶廠獨家創新的新産品烏龍咖啡。將來自臺灣南投的烏龍茶烘焙好之後,加上臺灣南投所生産的咖啡豆磨成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之後,就能泡出這一杯烏龍咖啡了。”歐力權略帶自豪的向記者介紹著首次面向大陸展出的新産品,並熱情的遞給記者品嘗。

  輕輕啜飲一口,入口是濃濃的咖啡香,但喝下之後卻有著烏龍茶獨特的回甘。烏龍咖啡的獨特口味受到了現場遊客的喜愛,許多遊客紛紛掏出腰包將這咖啡“收入囊中”。

  歐力權對記者表示,自己經歷過半年的潛心研究,失敗了上百次才找到了最為協調的比例。創新確實辛苦,但是我希望能把最好的創新産品帶給大陸同胞嘗一嘗,也能學習一下大陸的茶文化。

  “這次來到‘茶鄉’武夷山,我會試著將武夷山的茶與臺灣的咖啡相結合,就像我們海峽兩岸一起交流融合那般,創作出更好的産品。”歐力權對記者表示。

  “高品質和新産品是我們一直堅持的”

  在透明的杯盞中,琥珀色的茶水在燈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不用過濾,甚至不用熱水沖泡,僅僅使用冷水就可以讓來自臺灣梨山茶區巴告茶園的蜜香紅茶綻放在茶杯中,為品茶人帶來絕佳的甘潤體驗。

  今年是臺灣茶商林心如第二次來參加茶博會,去年她的臺灣翠峰高冷茶受到了許多大陸游客的歡迎,所以今年她迫不及待的帶來了她的最新産品—蜜香紅茶。

  “蜜香紅茶是我這次帶來的新産品,是我們巴告茶園的“獨家之作””,林心如對記者表示,蜜香紅茶屬於翠峰高冷茶,在臺灣海拔2100米的高峰上生長,不含殺蟲劑,純綠色和高品質的特點很受到大陸展商的喜愛。

  林心如表示,自己來參加茶博會不僅僅是為了推廣自己的茶葉,更是希望讓大陸人民感受到最地道最高品質的臺灣茶葉,讓大家知道我們一直在堅持製作高品質的新茶葉,同時將臺灣與大陸的茶文化交相融合,促進兩岸茶業共同進步。

  “臺灣茶文化將融入大陸茶文化的氛圍中”

  漫步臺灣館,記者發現有許多大陸游客正在向臺灣茶商詢問相關事宜。來自哈爾濱的張秀琴阿姨就在臺灣館買到了一個十分具有臺灣特色的鐵制茶壺。

  張秀琴阿姨對記者表示,茶博會的臺灣館一直是自己鍾愛的地方,自己可以在臺灣館買到許多外面買不到的東西,自己也會更加貼近臺灣同胞,感受臺灣的人文氣息。

  記者了解到,本屆茶博會的臺灣參展企業達到111家,相比往屆,臺灣展商品質也明顯得到優化,特裝區域增加。

  臺灣茶協會理事、公關委員長蘇靖表示,本屆的茶博會,臺灣茶協會共帶來了18個展位,帶來的展品包括茶、茶具、茶文化、茶食。他很欣喜的看到,每年臺灣館的遊客人數都在遞增。

  “以前臺灣茶文化有些孤立在外,但通過海峽兩岸茶葉博覽會的平臺的交流,現在的臺灣茶文化開始漸漸融入大陸茶文化的氛圍中”,蘇靖對記者表示,臺灣茶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更離不開與大陸茶文化的溝通與交流。(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