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健康産業共謀新發展 學者稱臺灣可分享經驗

2015年11月15日 10:4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1月13日電 (李苑露)“臺灣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平臺’,臺灣走過的路,也許大陸也會走到,可以分享經驗。”臺灣高雄醫學大學教授李志恒認為,健康問題是現在大家共同要面對的問題。13日,2015杭臺健康産業發展推進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兩岸各界人士匯聚一堂,探討兩岸政商學研各界在制藥、醫療器械、化粧品、醫療等方面的合作空間和模式。

  臺灣的健康産業起步較早,浙江省政府也已把健康産業作為全省七大“萬億級”産業之一進行重點打造,杭州與臺灣兩地的合作交流更是不斷增多。

  “近年來,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背景下,杭臺兩地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多方位的新格局,臺資企業已經成為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市副市長陳紅英介紹,截至2014年底,杭州累計成立了臺資企業1645家,總投資95億美元,有著良好的兩岸合作基礎。

  臺灣杏輝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志文認為,生物技術産業在臺灣已有10多年的積極推動。如今,大陸“十三五”有意向推動大健康發展,臺灣也有“兩兆雙星”來推動生物技術産業的發展,兩岸可以有更多合作,如果有大陸市場接軌,該産業必定更加輝煌。

  “浙江及臺灣地緣相近,在人才及生技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浙江的投資環境,經濟政策均處於前列,在科研投資等方面更有許多産業政策來支援。我們可以一起來到杭州,跟大家當鄰居。”他表示了加大合作的意願。

  “臺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經歷過一些傳染病的問題,是急性病。隨著傳染病的用藥,抗生素、疫苗的開發,這些短期的、急性的疾病逐漸被控制,我們現在看到的更多的是長期的、慢性的疾病。”高雄醫學大學教授李志恒介紹。

  他認為,如今大陸的情況與此前臺灣經歷的情況類似,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這些疾病,醫療資源耗費非常大。這就是現在大家共同要面對的問題。而臺灣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平臺”,可以分享經驗。

  李志恒還提到,臺灣的經驗,不僅是醫療技術等,更重要的還有“軟體”:“我們以往所重視的是治療的醫學,但是以往比較少重視的是預防的醫學,也包括衛生教育。這都需要重視,是基本功,也許不能立刻看出效果,但是我們必須去做。”

  “我們所説的,健康産業發展,下游是醫療生技的産業,中游是檢疫儀器設備,上游就是我們的教育。”李志恒説。(完)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