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星雲大師:説我是“政治和尚”是看得起我

2015年11月11日 13:45:00來源:環球時報

  出家人要“問政不幹治”

  環球時報:您在《貧僧有話要説》中説,“總的來説,我是一個和尚,我做過國民黨的黨員,我是中國人,這是貧僧一生不能改變的。”我們看到您對臺灣和對臺灣民眾的深厚感情。您不介意有人説您是“政治和尚”嗎?

  星雲大師:“政治和尚”?我究竟是什麼和尚,我想不是哪個人説我是,我就是。比方説,我在世界上辦了5所大學,可以説還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在世界上辦5所大學的,我應該也有資格做“教育和尚”吧!我也在大學裏教書,世界五大洲很多大學給我幾十個榮譽博士,大陸也給我多個名譽教授,我是“教育和尚”嘛,但沒有人説我是“教育和尚”,只説我是“政治和尚”。應該我也有一點善心,我也佈施,我也救災、救苦、救難。我也建了幾百個寺院,弘揚佛法五大洲,所謂佛光普照,我也應該是“傳教和尚”。現在,我練書法、寫字,以“一筆字”結緣,我也可以算是“藝術和尚”。

  説我是“政治和尚”這也很好,表示看得起我,我好像在出家人中比較關心社會。我不做官,我也沒受過政治補助,只是一些政治人物到我的寺廟裏喝口茶、吃口飯、談個話,媒體一報道,那我就叫“政治和尚”?無論“文化和尚”“慈善和尚”……都是假名。

  不過,一個佛教徒,你不能説他不可以參與政治。政治是每一個人的權利,除非是他犯罪、犯法了,受了刑法的懲治,開除他,褫奪他的公權,他沒有政治權了,他不能選舉了。

  佛教徒、出家人,又沒有犯法,他只是關心社會,這就叫“政治和尚”嗎?其實,太虛大師有一句話叫“問政不幹治”,就是出家人可以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人民的福樂,但是不做官,不做什麼縣長、市長。

  像佛光山,上千個出家人,沒有人做官,也沒有人去從事什麼政治活動,做的都是社會的善事、好事,你把他看成是政治呢?看成是慈善呢?看成是教育呢?還是看成是文化呢?依大家各人的看法吧!心中是佛,看人家都是佛,心中是魔,看人家都是魔。所以看法各有不同,我們不計較。

  環球時報:您最近説過“洪秀柱是‘觀世音’”“蔡英文是‘媽祖婆’”“我沒有棄藍投綠”等。國民黨現在在臺灣島內遇到困難,您是否也希望他們儘快渡過難關?

  星雲大師:這個也不是個人的事情。黨,有黨團,一個人不能稱黨,黨有“黨派”,國民黨有100多萬黨員,這100多萬黨員,能團結嗎?100多萬黨員,能做到孫中山先生説的“天下為公”嗎?這100多萬黨員,真正能為人民服務?人民都接受你們嗎?我想這個是很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健全。人人自立自強,別人必定尊敬。黨也是一樣,國民黨要自立自強,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援。

  星雲大師“有話要説”

  訪談中,星雲大師談到佛教與世俗生活:在我們的生活裏,最好實行“三好”:口説好話,身做好事,心存好念。口説好話就是讚美你,給你歡喜,這就是真;身做好事,做善事、服務、做人,這就是善;心存好念,好比慈悲、尊重、包容,就是美。身口意,説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這就是真善美,其實人間佛教,這樣去生活,就是君子,就是賢人、就是好人。

  談幸福感:貪慾是無限的,可是物質是有限的。慾望永遠不能滿足,不能滿足就不能快樂,知足才常樂。我覺得,現在中國經濟成長,人的生活都升高了,但是我們並不希望大家都享受物質,應該要享受精神生活。

  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應該覺得生活的超越、生活的進步,就應該步上信仰的道路,心中有主張,心中有目標,心中有道德,心中有聖賢。佛教徒心中有佛。何患做人不健全呢?

  談名利:人在世間,所謂功名富貴、金錢名利,誰都希望獲得。但是,這不是説希望就能得到的,你也要有福德因緣,才跟著有功名富貴。世界上,功名富貴也不一定是人生唯一的重要要素。有功名富貴的人也一樣有煩惱,一樣辛苦,一樣過得不安樂。所以我想,最好不一定要榮華富貴,就是清貧、淡泊,只要安心,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生活;只要歡喜,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我們就拿儒家的顏回來説,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像佛教裏的大迦葉尊者,他居於山洞、樹下、河邊,他都不住在房子裏面,連佛陀叫他:大迦葉,回到精舍來住吧!但他苦行慣了,説:我以苦行為樂。苦,一般人都不要。其實,苦不是絕對不好,苦也給我們增上,苦也給我們學習,苦也讓我們昇華。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因此,這一世間上,你能榮華富貴、幸福安樂,固然很好,就是你清貧、淡泊、不失去人生的歡喜、快樂,那也是重要的意義。 

  談個別宗教人士在社會上傳出醜聞:宗教界的人士,他也不是成佛,每一個行業裏面,都是賢愚不等。再好的良田,生長的五穀,裏面都有幾根雜草、不當的種子。所以,佛教裏面有一些犯戒、違規、不守道德等,為人所詬病,那都是個人的事情,與整個佛教的教義、與整個佛教的教團,應該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關係。真正對宗教認識、有信仰的人,不可以把一些污穢、雜染的事情,跟清凈的宗教教團混在一起,這個很重要。(環球時報記者谷棣 谷棣 “佛教線上” 安迪)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