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青少年河南漯河追尋漢字根源

2015年11月02日 13:1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漯河11月2日(韓章雲)來自臺灣東吳大學、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做交換生的陳宣佑説,他第一次知道一代字學宗師許慎的故鄉在河南漯河。11月1日起,一批臺灣青少年借助“2015年兩岸青少年漢字溯源行”來到字聖許慎的故鄉漯河,將這裡作為漢字溯源的首站,並用4天的時間在河南追尋漢字的發展、演變,感受中華漢字文化的魅力。

  國臺辦資訊中心主任仇開明在當日的活動中告訴記者,之所以在漯河開始文字溯源的行程,是因為這裡發現了最早的文字符號。“漯河賈湖遺址發現的裴李崗文字刻畫符號距今已有8000多年,將中華民族的文字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而東漢字學宗師許慎以及他的《説文解字》奠定了漢字學的基礎,規範統一了漢字。文字文化已經成了河南漯河的一張名片。”

  在許慎文化園長達80米的漢字大道前,來自臺灣中央大學、目前在北京大學做交換生的蔡仲霖認真地觀看了漢字的整個演變史。蔡仲霖告訴記者,他記得小時候自己學寫漢字就是從偏旁部首學起。“那個時候是臨摹漢字,卻不知其意。來到漯河,才知道是許慎總結出漢字的規律,無論是對東漢之前文字的研究還是後世漢字的發展都有極大的貢獻。”

  從小就練習隸書的陳宣佑則認為,寫漢字也能體現中國人做人的品格。“漢字是方方正正的,中國人做人也講究堂堂正正,頂天立地。幾千年漢字的演變也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仇開明表示,此次兩岸青少年漢字溯源行旨在通過漢字文化交流,促進兩岸青少年相互了解,增強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

  “其實漯河和臺灣有著深厚的淵源。清代臺北知府陳星聚就是河南漯河人,當年陳星聚在臺灣建造防禦工事,帶領臺灣人民抵禦法國侵略者,是深受臺灣人民愛戴的民族英雄。”仇開明認為,今天以漢字溯源為引線,能讓臺灣青年來到許慎的家鄉感受中華漢字文化的魅力,親眼看到現代漯河人對先賢精神和文脈的良好傳承,也是一種很好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表現形式。

  據悉,隨後的四天時間裏,臺灣青少年們將和漢字研究名家進行交流,並前往安陽殷墟了解甲骨文,登封少林寺感受禪宗文化。(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