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原創設計秀兩岸文博會 大陸成臺設計師創業重地

2015年11月02日 09:5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臺灣“竹紙”製作的媽祖像。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中新社廈門11月1日電 題:原創設計秀兩岸“文博會” 大陸成臺設計師創業重地

  作者 林春茵 陳悅

  “工藝精進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慣於在中華文化裏‘挖井’找源流,善於在每個産品後面細緻講述中國文化的特性。”臺灣實踐大學副校長官政能認為,這是近年中國原創設計新力量的共同趨向。

  1日持續開展的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上,德國紅點獎加盟、臺灣四大設計名校齊聚、兩岸高校創意設計新銳同臺競技、兩岸設計新勢力藝術周推送,中國原創設計師們在林林總總的“秀場”上大秀“智造”新力量,講述“中國故事”。

  “家鄉傳承數百年的線面製作工藝受機械化加工業衝擊,已少有人做,伴生的傳統文化也面臨凋零。”福建莆田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學子陳曉昀説,希望能借文創力量重振記憶。

  陳曉昀把莆田過年婚嫁的民間習俗場景繪製在包裝線面的細竹和黃紙上。而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學子洪君穎,則以CD、圖冊和實物設計再現“叭噗車”、“米香車”、磨刀車、肉販車種種“寶島攤車”,記錄下臺灣平和中見真情的生活質感。

  “日據時代臺灣人生活貧困,夏日飲冰較為奢侈,卻是小朋友的期盼和至愛,賣冰棒攤車的叮噹響和叭噗聲,是那代人的孩童記憶。”斬獲了2015德國紅點傳遞設計獎的《寶島攤車》設計説明如是寫道。

  受到現代化衝擊的鄉土習俗、漸漸沒落的手工技藝,在兩岸設計師手下一再甦醒。“‘社會責任感’是‘好設計’的重要標準之一”,正如德國紅點設計獎創始人彼得扎克所強調的,在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的大有人在。

  在名片上點印盲文的臺灣藝術大學“仆域”團隊,在兩岸設計新勢力藝術周上帶來由視障手工藝者製作的漸變色羊毛氈,“他們花了整整七年時間摸索學習,所以這些不再只是商品,體現出臺灣人對待生命的態度。”

  自言“正在嘗試跟內地有更多合作”的香港設計師淩靜然,展出與內地版畫家王川的聯手新作,將汽水鋁罐底改裝為手錶,在皮質錶帶加上繪圖。“錘起、裱畫,所有環節都由慈善工廠殘障朋友完成。”淩靜然説,“廢棄鋁罐因此有了新的內涵,我覺得是個被人忽略的完美設計,就像慈善工廠的學員一樣,能力一直被忽視和誤解。”

  近十年間,大陸已快速成為臺灣設計師創業重地。“文博會”主辦方表示,做秀場旨在促進不同地域設計師“對看”,打開視野,並推動大陸文創産業直接對接設計師。

  連續三年參展的臺灣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盧圓華表示,“文博會”需與高校做更緊密的銜接和貼合,以利於學生與産業企業合作,“或可嘗試兩岸學子合作推出原創品牌,瞄向國際市場。”

  “我們早有很多學生到深圳實習或開工作室,不少發展得很不錯。”臺灣藝術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范成浩表示,此次帶來170余件師生創作,“大陸對臺灣文傳産品很感興趣,此次參展可讓學生在就學期間就有對外交流合作的機會。”

  創作“成衣專櫃”的臺灣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學子熊玠瑋告訴記者,布料全部來自上海春秋兩季布料博覽會,“大陸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布料,價格也剛好,更重要是整個原創設計業界欣欣向榮。”

  “這對設計師有很大吸引力,若有機會,我也必然會來大陸工作。”熊玠瑋説。(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