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商廈門鄉村打造鳳梨酥觀光工廠:找回閩南古早味

2015年10月08日 07: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10月4日電 題:臺商廈門鄉村打造鳳梨酥觀光工廠:找回閩南古早味

  中新社記者 陳悅

  從中秋到國慶黃金周,臺商黃來裕以鳳梨作為頭像的微信號,幾乎每天都要貼上好幾張照片,展示位於廈門院前社鳳梨酥觀光工廠遊客盈門的場景。

  在大陸投資製造業多年的黃來裕,選擇廈門海滄的鄉村打造鳳梨酥觀光工廠,開拓觀光旅遊的新領域。他4日對中新社記者説,這一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出生於臺灣中部鄉村的黃來裕,鳳梨酥是他記憶中的閩南民眾共同記憶的“古早味”。而海滄青礁村院前社,則在歷史和現實中,都有很深的兩岸緣。

  青礁村是“開臺聖王”顏思齊的祖籍地,而且院前社還正對著在臺灣有500多萬信眾的保生大帝祖廟。

  今年,院前社還被列為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載體之一,大陸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親自為此揭牌。就在今年6月鳳梨酥觀光工廠開業不久,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也來到這裡,還品嘗了黃來裕親手製作的鳳梨酥。

  黃來裕做出選擇的第二個原因,則是大陸游客每年在臺灣對鳳梨酥“買買買”的巨大熱情。這讓他靈機一動,“廈門和臺灣水土相近,為什麼不在這裡種鳳梨,賣鳳梨酥呢”。

  想到就做,在院前社村民的濟生緣合作社和合作社領頭人陳俊雄的支援下,雙方立刻開始合股打造觀光工廠,並初具規模。

  “這裡的人都很實在,直爽,我們都有閩南人的性格,合作的很愉快。”黃來裕説。

  從觀光角度出發,黃來裕將自己的新事業設計為前店中廠後園。遊客一進門,就可以在數百平米的體驗區品嘗鳳梨酥,或者在黃來裕的指導下,自己製作鳳梨酥。而鳳梨酥的製造工廠則設在體驗區一側,透過玻璃,遊客可以看到從熬製餡料到製作鳳梨酥再到鳳梨酥裝盒的全過程。

  黃來裕雇來的工人都是本村的年輕人,“共同發展嘛”。巡視在生産線,黃來裕不時要向年輕人傳授自己積累多年的技術。

  他説,製作鳳梨酥,最難的還是熬製餡料,一個一斤多重的鳳梨,要“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熬煮,水分控制和火候是關鍵”。

  開業幾個月了,黃來裕手機上存得最多的照片是孩子們來觀光工廠的場景。“每到週末都有很多孩子來”,黃來裕説,每次給孩子們“上課”,指導他們用心型的模具,製作出“愛心鳳梨酥”,都讓他感到溫暖。

  再往外,就是黃來裕的種植園了。在一個個低矮的圓形小土丘上,鳳梨一圈圈成向心種植,這些都是黃來裕精心挑選的品種。蔥蘢的綠意宛如花園,可以讓從城市來到這裡的遊客頓時體驗到鄉村野趣。黃來裕計劃未來還要種上牛樟芝、香水檸檬、蘭花等,“把臺灣能夠用於觀光的,都引進來”。(完)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