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商投資額下滑憂中有喜 兩岸經貿紅利覆蓋面擴大

2015年09月14日 07:18:00來源:新華網

  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同比上升50.9%,但實際使用臺資金額卻同比下降35.%。多位專家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分析了其背後緣由,雖不乏隱憂,但亦有好的跡象,特別是臺企投資項目增多的現象,很可能透露出兩岸經貿發展的一個可喜方向,即越來越多的臺資中小(微)企業來到大陸投資創業。

  1至7月,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552個,同比上升50.9%,實際使用臺資金額9.5億美元,同比下降35.1%。2015年7月,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72個,環比上升47%,實際使用臺資金額0.3億美元,環比下降77.6%。

  近一段時期,大陸加大了政策支援力度,鼓勵廣大臺灣同胞特別是年青人來大陸創業創新。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認為,這種大環境吸引了一批以服務業為主的臺資小微企業來大陸投資。

  臺商投資數目增多但實際金額下降的背後,也説明瞭越來越多臺灣中小企業參與到了兩岸經貿合作中,兩岸合作紅利共用紅利惠及的範圍越來越廣。

  倪永傑表示,加強兩岸中小企業的發展合作將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新起點,也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島內輿論指出,大陸市場的轉型為臺灣中小企業帶來發展契機,臺灣中小企業應緊抓大陸經濟轉型機遇。一方面是城鎮化驅動內需服務業,在商品零售業、餐飲業、食品業、文創産業以及居家用品等産業帶來新商機;另一方面,大陸新興産業的發展,也勢必會對臺灣的新能源、生物科技、精緻農業、觀光旅遊及文化創意等高附加值産業創造合作空間。

  對於實際使用臺資下滑的現象,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朱磊分析表示,首先是與世界、大陸經濟形勢有關。目前國際市場不景氣,大陸經濟增長壓力也非常大,臺商勢必要顧及到投資回報是否會達到預期效益,並對投資結構做出調整。

  其次,臺商投資金額下滑可能與大陸産業結構轉型有關。朱磊認為,目前大陸各地都在進行産業轉型升級,對産業的鼓勵重點也許會和以往不同。這種騰籠換鳥的現象可能會造成臺商投資項目在增加,但實際投資金額卻在下降。

  第三,臺企在某些領域失去競爭優勢,導致投資金額下降。倪永傑認為,近些年大型臺資企業的優勢和競爭力正在逐漸下降,在電子、物流等領域,大陸企業已得到了長足進步,甚至趕超了部分臺企。加之近些年臺灣經濟發展不景氣,臺企失去了競爭力時,投資金額自然也就下降。(文/俞菁)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