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海峽兩岸和平文化論壇在臺兒莊舉行

2015年08月19日 10:56: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19日臺兒莊訊 8月15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海峽兩岸和平文化論壇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古城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孫繼業,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局長程金中,山東省臺辦主任張雪燕,山東省棗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同道等出席。

  本次論壇以“緬懷先烈 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共創未來”為主題,150余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優秀青年代表參會;張雪燕主持論壇開幕儀式,孫繼業、程金中、王邵軍作了致辭;王在希、郁慕明分別作了題為《緬懷抗戰英烈 開創兩岸關係更加美好的未來》和《戰爭與和平》的演講。

  孫繼業在致辭中指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整個中華民族浴血奮戰、頑強鬥爭的結果。山東是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山東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抗戰,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無私奉獻。棗莊書寫了抗戰歷史上光輝的一頁,著名的臺兒莊大戰見證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本次論壇在臺兒莊古城舉行,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攜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程金中在致辭中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包括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團結奮鬥的結果,是全體中華民族的勝利。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就是要攜手同心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祖國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希望出席論壇的兩岸青年能夠秉持先輩遺志,擔負起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統一的光榮使命,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將個人發展融入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王邵軍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棗莊積極利用臺兒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個平臺,舉辦了各式各樣具有棗、臺地方特色的交流活動,官方交流和民間交流日趨活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推動兩岸和平交流、共創合作雙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們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不斷豐富兩岸交流合作的形式和內容,為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王在希在演講中深入分析了八年抗戰中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臺灣軍民與大陸一道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的英勇事跡。他指出,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值得我們永遠紀念。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發生了積極而重大的變化,和平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兩岸各界要倍加珍惜,堅決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行為,堅決維護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開創兩岸關係更加美好的未來。

  郁慕明在演講者回顧了自己親身經歷的八年抗戰,深入分析的戰爭與和平的辯證關係。指出,日本右翼勢力極力否認歷史,拒不承認侵華戰爭犯下的滔天罪行,拒不向亞洲和中國人民認錯、道歉,而在與和平背道而馳的道路上恣意妄為,越走越遠。兩岸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要深刻認識,提高警惕,共同應對這股逆流。我們不要戰爭,也從不懼怕戰爭,而要更加積極準備,消除戰爭,追求和平。兩岸人民要發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同心戮力,共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隨後舉行的專題論壇上,兩岸專家學者分別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努力為兩岸民眾謀福祉”和“共創未來,充分發揮兩岸青年主體作用”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論壇倡議,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凝聚共識,引導兩岸民眾聚同化異、促進心靈契合,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確保兩岸關係發展不中斷、不倒退、不逆轉;共同繼承發揚偉大抗戰精神,同心協力確保中華民族領土主權不受侵害、核心利益不受損失,共同承擔起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的神聖責任。

  論壇開幕前,郁慕明等與會的兩岸各界人士在臺兒莊大戰無名英雄墓舉行集體祭奠活動,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深切緬懷抗戰英烈。(台灣網棗莊市臺辦通訊員 項允剛 謝清濤)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