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改革更快一步,交流再深一度

2015年08月04日 11:14:00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掛牌以來,平均每個工作日有6家企業設立,65項對臺創新舉措相繼落地,建築、規劃、醫療等行業陸續對臺開放

  上半年,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註冊企業“井噴式”增長,新註冊企業828家,註冊資金321.2億,其中外資111家,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平均每個工作日有6家企業設立。走進平潭片區,改革創新、項目推進、産業集聚……自貿試驗區建設火熱進行中。

  制度創新加速度

  今年平潭推進81項試驗措施,已實施52項,首批20項標誌性改革舉措全部落地。5月18日,在福建自貿試驗區首批全國首創18項創新舉措中,平潭片區佔16項,除6項與其他片區共同實施外,平潭片區獨有的創新舉措達10項;6月10日,在第二批全國首創8項創新舉措中,平潭片區率先實施的佔6項。

  “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平潭大力推進制度改革,為福建乃至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

  平潭投資速度又加快了。7月1日,《平潭投資體制改革2.0版實施方案》出臺,政府投資項目與社會投資項目審批進入“快車道”。“此次2.0版改革,將實現五個統一,即統一編制綜合文本、統一組織專家評審、統一徵求部門意見、統一公示、統一審批。”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卓華彬介紹,方案將精減行政審批申請材料90%以上、審批時限由256天縮減至60天左右。

  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平潭先行先試、大膽探索。5月4日,全國首張“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在平潭發出。“以前行政審批手續很麻煩,現在實驗區疊加自貿試驗區,倒逼政府進行制度創新,網上申報通過後3小時就能拿到執照。這樣的制度創新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將會吸引更多境內外企業入駐。”拿到首張“一照一碼”營業執照的福建華東國際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為仁説。

  據悉,平潭實行“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證一碼、一章審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的商事主體登記綜合服務模式,3小時內企業註冊領證,不僅全國獨創,也是全國最快;實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管理,且是默認備案制,為全國首創。

  對臺功能更凸顯

  平潭,是為臺而設的實驗區。平潭片區致力推動對臺商品、人員、行業全方位開放,推出的128項措施中,對臺措施就有65項。在促進商品流通和便利人員往來的基礎上,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在ECFA框架下,對臺開放建築、規劃、醫療、旅遊等行業,重點推動對臺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與創新。

  7月25日,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彰化館開業。至此,免稅市場裏的8個臺灣縣市主題館全部開業。當天,免稅市場彰化館裏的外幣代兌機構揭牌,給市場內的商戶和遊客帶來極大便利。據了解,彰化館是平潭本土商家聯合臺灣彰化縣40多家企業共同打造的,館內商品價格由廠商和商家制定,有的商品價格甚至比臺灣當地還便宜。

  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平潭依託海峽號、麗娜輪,推動人員、貨物、車輛往來,打造兩岸海上直航重要通道。4月29日,2個裝著快件的集裝箱運上麗娜輪,這是首單大陸對臺出口海運快件,標誌著海峽兩岸海運快件邁入進出口雙向運營;5月19日,7輛臺灣轎車搭乘麗娜輪開進平潭,標誌著“臺車入閩”實現常態化運作;7月15日,平潭對臺直航“客帶貨”業務正式運營,迎來首批“客帶貨”臺商……

  更多行業對臺開放。平潭先行開放建築行業,對臺商獨資或控股開發的建設項目,借鑒臺灣的規劃及工程管理體制,已有24家臺灣建築類企業落戶平潭,備案臺灣建築師18人,備案臺灣技師82人;引進臺灣醫療服務機構,對接臺灣健保制度,臺灣6家醫療生技企業和6家臺資醫療機構已入駐平潭;結合打造國際旅遊島,平潭擴大旅行社業開放,已招聘10名臺灣導遊。“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審批許可權下放到位,平潭首家臺資合資旅行社已落地。

  “隨著自貿試驗區建設,平潭將全方位對臺開放,臺胞參與度越來越高,將成為兩岸深度交流合作新樣本。”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説。(王鳳山)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