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卡式臺胞證讓“兩岸一家親”更加切實可感

2015年07月07日 10:06:00來源:台灣網

  卡式臺胞證即2015版《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又稱“電子臺胞證”。自7月6日起,福建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和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委託的港澳地區辦證服務單位開始受理卡式臺胞證的申請,這是大陸自7月1日起取消臺胞證加簽後的又一項回應臺灣同胞呼聲的政策。卡式臺胞證與本式臺胞證相比更加便攜並取消了簽注區,對於到大陸工作、就學、就業的臺胞來説,不僅省卻申請簽注的時間與金錢,更為“兩岸一家親”的情誼增添了更多的切實可感。一場“説去就去”、“隨時出入”的旅行,將帶給臺灣同胞更多“回家的感覺”。

  一、卡式臺胞證再為兩岸交流添便利

  臺胞證自1992年啟用以來,至今已累計簽發1736.9萬本。作為臺灣同胞往來大陸的法定出入境證件,臺胞證在2015年迎來一個全新面貌——為進一步便利臺灣同胞來往大陸,提高臺胞證的簽發和查驗效率、增強證件防偽性能,大陸自7月6日起開始試點啟用卡式臺胞證。據了解,這種卡式證件的設計是參照現在流行的國際標準,符合當今旅行證件發展趨勢和相應功能,具有攜帶、申領和使用更加便捷的優點。

  根據修訂後的《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卡式臺胞證取消了簽注區,同時對登記項目和可視資訊進行了精簡和優化,比如取消了持證人“職業”、“現住址”,將“簽發日期”和“有效期至”合併為“有效期限”,增加持證人臺灣身份證姓名,卡面用英文明示證件功能等等,這些措施都能為臺胞使用證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最核心的變化,則是卡式臺胞證嵌入了安全智慧晶片,可由出入境管理資訊系統自動查驗比對,並採用數字安全防偽技術等措施,防偽性能明顯提升。持用卡式臺胞證出入境時,資訊系統可以自動讀取證件資訊進行核驗,臺灣民眾向大陸邊檢機關申請自助通關備案後,可持證自助通關。

  儘管目前兩岸交流頻繁,但仍有約一半臺灣同胞未曾到過大陸,也因此對大陸缺乏正確、客觀的了解。免簽注的卡式臺胞證,無疑將吸引更多臺胞産生登陸走走看看的想法,島內諸多媒體也紛紛對此表達了積極看法。臺灣《工商時報》説:“最顯而易見的效應,是使臺灣居民登陸便利百分百,可以‘説走就走’,就像臺北人去高雄一樣方便”。臺灣《新生報》説,有了卡式臺胞證,説去就去、説回就回,通關時輕輕一刷即可通行,往來兩岸更加便捷輕鬆,這將有助於提高兩岸之間信任感的提高。

  二、所有疑慮都無必要

  近年來,臺胞登陸人次屢創新高,臺胞呼籲簡化手續的聲浪也逐年遞增,大陸及時推出對臺免簽,正是順應了臺灣民意的重大舉措,但卻在臺灣島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對於批評卡式臺胞證的最大聲音來自民進黨,相信兩岸的民眾都不會覺得奇怪。是誰“為了一黨之意識形態、常常置民生福祉于不顧”?是誰經常把“人權、民主”挂在嘴邊,卻在陸生、陸配的權益問題上一再阻撓?又是誰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讓原本準備登陸大展拳腳的臺灣服務業失望不已?這一切早就看在了兩岸民眾的眼裏。臺灣《中華日報》質疑:現行臺胞證需要簽注,常招異議人士批評“大陸再三強調兩岸一家親,豈有家人回家還要簽注”?如今大陸免臺胞簽注,卻又招來矮化質疑,試問異議人士究竟要簽注還是免簽注?

  民進黨所謂的“陰謀論”無外乎“大陸此舉有政治目的”云云,與民進黨同屬綠營的臺聯黨更是露骨言明這是在“把臺灣內地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此直言:對於任何有助於兩岸同胞交流往來的措施,“臺獨”政客們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然而他們那些歪曲基本事實的誤導性言論也太低估了臺灣民眾的判斷力,因此不值一駁。至於其他的質疑聲,比如智慧晶片有利於蒐集個人資料、臺灣民眾的隱私是否安全?但這種擔憂其實大可不必,智慧晶片的廣泛使用早已是時代所趨,我們每個人的銀行借記卡、信用卡不都有智慧晶片嗎?島內的晶片護照也是網上申請美簽的要件。而卡式臺胞證則比過去錄入的資訊還少了兩項,“個人隱私”是減少了。況且,卡式臺胞證只是紙質臺胞證的電子化,“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這一證件名稱沒變,出入境證件的功能沒變,申請辦理的渠道沒變,有效期5年也沒變,只是變得比過去更加方便快捷了而已,所以大可不必存有疑慮。

  其實,不只臺灣島內,大陸網友也有很多疑慮,比如,免簽注是不是意味著管理變松了?但實際上,免簽並不意味著免於管理,只是簡化了入關手續。而且,這是大陸單方面的惠臺措施,不是兩岸雙方協商的結果,所以“去臺灣也免簽”並不是一個可以同時實現的問題。臺灣媒體對此也有提及:臺灣地小人稠,觀光資源極其有限,為免陸客瞬間爆量,影響旅遊品質,通過簽注控制人數一時尚難避免;但臺灣可以考量給予來臺就學、各種學習交流以及經商投資者等幾類人更多的來往便利,取消不必要的管制。

  三、民意永遠是政策的基石

  民意,永遠是大陸制定對臺政策的初衷與目標,此次實施卡式臺胞證亦是根據廣大臺灣同胞的意願和要求而來。今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宣示,我們將適時實施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來往的措施。6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第七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宣佈,對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並適時實行卡式臺胞證。6月18日,國務院發佈關於修改《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的決定,自7月1日起,臺胞往來大陸免予簽注。從正式宣佈給予臺胞免簽注到正式實施,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無不顯示出大陸為臺胞辦好事、辦實事的誠意和善意,也因此獲得了島內主流民意的積極肯定和高度評價。

  臺灣《金門日報》近日發文呼籲島內各界善用大陸為臺胞省下的時間及金錢“成本”,在往返兩岸更加利便的時候應該思考:如何強化自己、把握契機、開創新局,讓生活更幸福、未來更美好。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6月24日的例行發佈會上也呼籲:兩岸雙方應相向而行,讓兩岸同胞往來更加順暢便捷。幾年來,陸續授權20個省市區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在大陸的臺灣居民補換發5年有效臺胞證;實行臺胞證號碼“一人一號,終身不變”;全面下調簽注收費標準,總體降幅達50%;先後在42個城市設立43個臺胞口岸簽注點;試點實行卡式臺胞證……這些都是大陸在“兩岸一家親”理念下,急臺灣同胞之所急、想臺灣同胞之所想的真心與誠意的展現。為兩岸同胞往來提供便利是大陸一貫的政策主張,多年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的確極大便利了兩岸人員的往來。此次免簽注和卡式臺胞證的受惠對像是全體臺灣居民,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行業地域,覆蓋所有臺胞,所以尤其別具意義。

  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這種交流為兩岸和平發展做出的貢獻不言而喻。更加便利的卡式臺胞證,將為臺胞跨過實體的臺灣海峽提供更多意願,儘管雙方在“跨越心靈海峽”方面還有漫長的路途,但只要我們“相向而行”了,一切都有希望。畢竟,開放交流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任何臺灣政黨或是政治人物,都必須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場,才能獲得民意的支援與認可。正如臺灣《新生報》所説:我們希望對大陸這樣的措施不必給予不必要的政治解讀,必須從便民、利民、惠民的民本立場出發。是的,大陸不斷為兩岸同胞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就是為了讓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到兩岸交流的大潮中來,增進彼此的了解,讓“兩岸一家親”更加切實可感,才能攜手共創兩岸關係的美好未來。(台灣網特約評論員:肖春陽)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