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滬臺通”隱現—— 臺灣民間熱當局冷

2015年05月02日 10:42: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看盤的老伯。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近日在臺灣表示,正積極研究“滬臺通”,即兩岸投資人在當地買賣在上海交易所與臺灣證交所掛牌的股票。敏感的臺灣媒體關注到,這是大陸證監會首度證實正在研究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岸金融證券直通車,有望為臺股注入新資金。

  刺激臺股持續看漲

  姜洋此言一齣,臺灣資本市場立刻視為利多。連接大陸的可能性帶動市場樂觀情緒,原本猶豫不前的臺股連續上漲,4月24日收盤時創15年新高,27日更一度衝上萬點。

  有證券業界經濟學家表示,“本輪漲勢主要是受‘滬臺通’討論的影響。”島內資深的一些外資券商也不掩對“滬臺通”的正面看法。野村證券指出,若“滬臺通”成真,可增加臺股的流動性和比價效應。而大摩則表示,“滬臺通”對臺股是潛在的正面觸媒,若在年底前落實,則可以帶動臺股衝擊年度新高,比如對科技股就是典型的利多,目前臺灣的科技股估值就低於大陸。另一方面,滬臺交易所若實現互聯互通,對於有意投資大陸的臺灣投資者來説也是件好事,投資更加方便。最近滬深股市熱絡非常,好多臺灣投資者就只能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滬港通于去年11月17日開通,開通初期資金多從香港北上投資滬市,但近一個月來情勢逆轉,大量內地資金南下投資港股,也推升港股成交量不斷創新高。市場人士預估深港通今年年底前開通,兩地資本市場連結將更緊密。不溫不火的臺灣市場看在眼裏,自然高度關注“臺滬通”何時能啟動。

  島內媒體開始討論,一旦“滬臺通”成真,臺股會聚焦哪些族群和個股?聞名的“中國大媽”可能會關注哪些個股?業界普遍的看法是,證券股、大型績優股以及環保、物聯網、再生能源、醫藥等小型股都會有不錯的機會。

  但熟知島內政經走向的券商並沒有過度樂觀,野村證券承認,這也是一個“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議題,大摩更是進一步指出,“滬臺通”的運作時間點可能也會牽動明年初的選舉。

[責任編輯:李岳]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