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甘肅與臺灣高校交流常態化 打造合作新模式

2015年04月29日 15:5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本停留在教科書上的名詞,比如黃河母親、人類文化寶藏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等,一個個展現在自己的眼前、腳下,那種激動與興奮是無與倫比的。”這是臺灣首府大學學生鄭宇參加西北師範大學組織的“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之後的“甘肅記憶”。

  臺灣于1987年11月開放至大陸探親之後,使海峽兩岸在隔絕近40年後出現了互動,逐漸開始民間交流。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實行後,交流秩序逐漸建立;1993年起,兩岸文教交流開始頻繁,最初以觀光訪問居多,後來延展到教育學術交流,兩岸大學校長及師生互訪、教師交換講學、參加兩岸學術研討會。

  近年來,大陸和臺灣高校教育互派互訪頻繁,地處內陸西北地區的甘肅高校和臺灣互動交流業已形成常態化。

  2014年,西北師範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等8所臺灣高校簽署交流合作協議。“過去隴臺交流更多只是局限在學術界,而近兩年來,隴臺青年頻繁互訪、共同學習,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西北師範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張國奎接受採訪時説。

  “過去,由於甘肅地處西北內陸,加之大陸高校多、臺灣高校學生出境交流意願不強。”張國奎説,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發展,臺灣對甘肅的投資興業熱情漸長,兩岸高校學習研修持續進行、文教交流常態發展,同時還有多次各類海峽兩岸會議舉行。

  西北師範大學每年舉辦赴臺文化交流體驗團,臺灣高校暑期回訪,兩岸大學生一起開展課堂觀摩學習、研修支教、文化考察和民族風情體驗。今年,該校從臺灣招收了3名本科生。

  1蘭州大學國際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日前亦向記者介紹,2008年至今,蘭州大學先後與臺灣3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累計派出954名學生赴臺進行交流學習、參加醫學培訓、科學研究等,並接收臺灣70名學生來校進行學期制交流。

  蘭州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王育華説,蘭州大學師生出訪台灣以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研究居多,臺灣師生來訪則以踏訪古絲綢之路、參加學術會議為主。

  據悉,蘭州大學與臺灣高校實質性的合作項目領域涵蓋了敦煌學、歷史學、民族學、自然地理學、資訊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大氣科學、土木工程等。此外,還舉辦“兩岸服務業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育項目”、“蘭州大學港臺暑期班”等活動,為臺灣大學生開設中國功夫、書法、刻葫蘆等體驗類課程。

  王育華表示,隴臺交流還打造“産學研一體”合作新模式,如蘭州大學物理科學技術學院和臺灣的昆山科技大學于2015年1月簽署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了“兩岸光電材料及器件研發與技術專業中心”。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