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文化廟會給臺北帶來濃濃北京味

2015年03月02日 09:07:00來源:你好臺灣網

 


“歡樂春節北京文化廟會 臺北之旅”臺北開辦(你好臺灣網 謝彧 攝)

  你好臺灣網臺北3月1日消息(記者 謝彧 劉楊) 2015年“歡樂春節北京文化廟會臺北之旅”27日在臺北花博園舞蝶館正式拉開帷幕。連續兩天來,近百攤的京城小吃與精工百藝,吸引了大批臺灣民眾前來逛廟會,感受北京味道。

  繼去年北京地壇文化廟會移師臺北,今年北京文化廟會加碼聚集東城區、西城區兩大廟會“地壇廟會”與“廠甸廟會”,要讓臺灣民眾不用到北京就能感受到傳統北京味。活動主辦方北京市文資辦介紹,本次廟會設有近80個攤位,包括剪紙、風箏、糖人、風車、老北京兔兒爺等民間藝術,300多位民間技師與20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都來到現場與民眾互動,讓臺灣民眾了解老北京的傳統習俗。現場民眾還可透過品嘗北京傳統京味小吃認識北京,慶豐包子鋪、護國寺小吃、炸糕辛、煎餅果子、便宜坊的宮廷甜點等,逛一趟廟會,全都吃得到。

  舊時春節期間的北京廠甸廟會,風車、糖葫蘆是最要的角色。北京文化廟會也把風車這個北京最重要的節令風物帶到了臺北,吸引了眾多臺北民眾爭相購買,小朋友幾乎人手一支。人稱“風車王”的南派風車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王國華老人也來到現場,現場手工製作大風車。王國華老人介紹説:北京的風車以前不叫風車,叫吉祥輪,是老百姓心中的吉祥物,具有招財辟邪保平安的作用。老百姓過年的時候都要買風車,為的是圖吉祥。風車跟炮仗一樣,風車一響,能夠把妖魔鬼怪驚動跑了。此外,風車還是財神爺的儀仗。過去的商家正月初二上五顯財神廟請財神,都要買個風車,懷裏抱著財神像,手裏舉著風車,風車一響就是給財神爺開道,把財神爺領回家,從此以後就會財源滾滾,生意興隆。“手舉風車就是引財到家,引福回家,這是一種吉祥文化。”王國華老人説,希望把美好的東西留給寶島人民。

  “兔兒爺”在老北京的民俗裏面也是最具地域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在北京文化廟會上,威風神氣,形態各異的“兔兒爺”也引起了眾多臺北民眾的好奇。經營北京“兔兒爺”並致力保護和傳承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張忠強也不厭其煩的講述北京“兔兒爺”的民俗。張忠強説,到臺北來這三天還遇到了幾位老北京,有一位老先生九十三歲了,家人推著輪椅過來的,看見“兔兒爺”很高興,説以前小時候在北京城住就有好多“兔兒爺”。還有一位老太太,近九十了,以前家在北京城花市,看見“兔兒爺”到臺北來,想起了小時候的事情,一恍好幾十年過去了。陪著一起來逛廟會的女兒好奇老母親以前沒講過這些事情。老太太説,之前沒看到“兔兒爺”就沒想起這些事。“這就是傳統文化的力量,小玩意能勾起老北京人的記憶,也能讓臺北民眾了解北京的一些民俗”張忠強説。

  主辦方還為每位傳統手工藝人安排兩位志工幫忙,張忠強會跟他們介紹北京“兔兒爺”的傳説以及民俗知識,兩位志工也跟他聊臺北的人文景觀,好玩的,好吃的,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張忠強還邀請兩位志工到北京,“我做導遊,逛一逛北京的衚同,傳統文化的地方。”“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交流的作用。”

  北京文化廟會從27日開幕到3月8日,每天現場還有旗袍秀和漢唐服飾精彩走秀;元宵節當天晚上還會舉辦晚會,豐富精彩的節目陪臺灣民眾一起鬧元宵。

  主辦方表示,廟會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産,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希望北京廟會能在臺北一年一年辦下去,給臺北民眾提供歡度佳節的好去處,也成為兩岸文化交流與文創合作的新平臺。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