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隕石化石“菜係”河北展出 臺灣“生發石”受關注

2015年02月28日 16:0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隕石化石“菜係”河北展出臺灣“生發石”受關注

  27日,近乎絕跡的臺灣“生發石”在河北保定市2015“賞石文化中國行——走進保定”科普展中亮相。 徐穎哲 攝

隕石化石“菜係”河北展出 臺灣“生發石”受關注

  由隕石、化石、琥珀、石器等石頭組成的“奇石宴”。 徐穎哲 攝

隕石化石“菜係”河北展出 臺灣“生發石”受關注

  由樓蘭隕石(人物)和哈密泥石(底板)製作的小品石組合“單刀赴會”。 徐穎哲 攝

  中新網保定2月27日電 海峽石頭長“白髮”,天上的星星上“餐桌”。27日,近乎絕跡的臺灣“生發石”及首次亮相國內賞石展的“隕石菜品”和“化石菜係”被搬上正在此間舉辦的“賞石文化中國行——走進保定”科普展,吸引眾多市民賞評。

  上午9時許,記者在河北省保定市國家大學科技園長信美術館展區看到,一塊“長滿白髮”的石頭甚為奪目。該石高約10釐米,直徑約40釐米,形狀宛若人的頭部,石頭頂部長有千根中空白色“須絲”,每根“須絲”長約5到10釐米。

  據奇石收藏者王少軍介紹,該石生長在臺灣海峽的臺灣島南西側水深3至5米處,名為“生發石”,20世紀60年代曾被大量採撈,現在幾乎絕跡,此石是其從一台灣友人處購得。所謂的“白髮”是一種高等無脊椎海洋生物“頭盤蟲”,其附於石上,蟲體的分泌物逐漸形成一根細細的管子,酷似老翁的“白髮”,“髮根”則是蟲體頭部。若將石頭泡在海水裏,在適宜條件下,“白髮”還可能繼續生長。

  展廳內的一桌“奇石宴”更令人嘆為觀止。石頭“紅燒肉”紅白相間,色澤亮麗;瑪瑙“窩窩頭”形態逼真;潔白的蛋白石裝在碗中,配以清水、香菜、辣椒,極像一碗豆腐腦。此外,還有如同“碳烤牛肉”的羅布泊隕石和哈密隕石,以及億年前的海生物化石“海螺”、“螃蟹”等,80余道精美“奇石菜肴”被擺在“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

  據該活動主辦方介紹,這些“菜肴”由全國各地近20名石友拼湊而成,共涉及100多個石種。其中,琥珀、石榴石、金絲玉、寶石光等“玉石菜肴”堪稱“寶石級”,來自海洋的“化石菜係”和來自宇宙的“隕石菜品”在國內石展上是首次走上餐桌。其中的13塊羅布泊隕石,是其2012年8月份首次在羅布泊發現,並於次年被國際隕石學會命名為羅布泊隕石、樓蘭隕石、小河墓地隕石和興地隕石,填補了國際隕石數據庫羅布泊命名的空白。目前,該隕石為其獨有。

  據稱,隕石和化石走進觀賞石行列是本次科普展的一大創新。鋻於隕石、化石本身的觀賞性差,此次展覽不僅將兩個石種搬上了“餐桌”,還集中展出了由羅布泊隕石、俄羅斯鐵隕石、烏爾禾恐龍腳印等化石製作的“隕石獵人”、“單刀赴會”、“睡美人”等小品石組合作品。

  據悉,此次“賞石文化展”自2月8日開始,為期3個月,展出大化石、烏江石、彩陶石、唐河彩玉、隕石等近300種觀賞石精品,分“外地精品石”、“地方特色石”和“小品組合石”三大展館,涉石器、玉器、化石、琥珀、隕石等8個科普展臺,免費供市民參觀。(呂子豪 徐穎哲)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