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陸輿論場“四個全面”預熱兩會話題

2015年02月28日 10:5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會臨近,當有關“鄉愁”的話題還在中國的媒體圈中散發著陣陣年味不曾淡去,以《人民日報》為首的官方輿論場已然開始聚焦“四個全面”,輪番推出重點稿件,大有將之鎖定為今年兩會重頭議題之勢。

  “四個全面”具體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去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習近平首次提出了這一論述;之後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在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又多番加以強調,讓“四個全面”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提法”。

  《人民日報》25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一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民日報評論”公眾號在24日便以“黨報評論君”的名號發表了《黨報首次權威定義“四個全面”》的文章,系統解讀了次日見報的這篇評論員文章。文中提到,系列評論第一篇《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屬於總論,接下來的四篇,是“四個全面”各寫一篇。總論主要是對“四個全面”進行定義、評價和分析,可謂重中之重。

  文章説,見報第一篇篇幅超過常規達到2000字,《新聞聯播》頭條摘播700余字,新華社播發通稿、各地黨報同時刊發,可謂人民日報評論的最高規格。

  文章提到,從十八大開始的兩年多時間裏,幾次重大會議,正構成“四個全面”形成的路線圖: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到去年12月,“四個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於眾,這一戰略佈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隨後的26日《人民日報》又推出《讓全面小康激蕩中國夢》,27日見報的《改革讓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正是系列評論的第三篇。上述這些文章刊出以後,被中國媒體廣為轉載,搶佔諸新聞網站首頁重要位置。

  新華社26日推出兩會前瞻稿件《“四個全面”如何協調同步》指出,有關“四個全面”的新提法關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本屆政府明確的工作要領。兩會將聚焦於此。

  又是人民日報係的海外版官網“海外網”在26日著手梳理此事引發的外媒關注。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25日刊文稱,官方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宣傳習近平的“四個全面”並非偶然,因為一年一度的“兩會”3月份即將在北京召開。

  《華爾街日報》則稱,“四個全面”理論首次獲得大規模宣傳,顯示其已經被中國共産黨黨內高層普遍接受。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刊文指出,“四個全面”是習近平推動實現“中國夢”的藍圖,同時也是中國進入發展新階段後的領導方針,很可能會為共産黨不斷改善治理國家的方式提供足夠的契機。

  《國際財經時報》則總結稱,“四個全面”或將成為習近平給共産黨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同時也再次強調了習近平在今後執政過程中的首要任務。

  比起上述海外網所引外媒觀點,《聯合早報》26日發表的于澤遠文章的標題更顯一針見血——《習近平的“理論標誌”》,文章預判,“四個全面”不僅將是下月“兩會”上的“主旋律”話題,還可能作為習近平時代的“理論創新成果”。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