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學者廈門探討博物館文創産業發展

2014年11月25日 15:41:00來源:新華網

  24日下午,第二屆“全國博物館文化産品創意設計推介活動”在廈門舉行頒獎典禮暨博物館與文化創意設計論壇。來自兩岸的文創業內人士圍繞“博物館文創發展前景”展開探討。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宋新潮認為,中國博物館正處於快速發展期,博物館如何融入當下生活理念,中國精神和‘中國製造’如何從博物館中得到啟發都值得思考:“博物館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商品,還是一個教育的工具、文化傳播的媒介,需要更多的專家和設計師的加入,讓中國文化、中國元素更好地走向世界。”

  臺北故宮文創行銷處副處長王耀鋒表示:“所有文創商品都需要以文物為基礎發想設計。臺北故宮擁有69萬件中華文物,文創設計的過程其實就是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過程,將其融入民眾的生活方式與理念中去。”

  他表示,臺灣的博物館文創産業經過前期發展,取得了不少成績,“朕知道了”、玉白菜等精美的文創設計産品也在海峽兩岸華人中産生了文化共鳴。但是,現在臺灣博物館文創業也正在經歷著一個轉型期:“博物館文創商店的經營機制還不健全,此外文創資源的過度集中也制約著臺灣其他中小博物館的升級轉型。”

  王耀鋒説,臺灣博物館文創在藏品數字化、設計人才培養與文創産品行銷方面擁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也希望能有更多同大陸同行交流的機會。

  服裝設計師曾鳳飛認為:“中華文化中不乏大量時尚元素,博物館文創的發展絕不能是簡單地將古代器物設計套用到現今,而是要經過設計與提煉,做到把‘古代時尚’融入當今人們的生活。”

  中國文物資訊諮詢中心主任吳東風説,兩岸博物館文創設計可以在理念、機制、行銷等各方面進行深度對接,共同打造“堅持用母語表達,中華文化識別度強”的博物館文創産品。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