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學者共拓語言研究領域 助推漢語國際傳播

2014年11月22日 15:3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岸學者共拓語言研究領域助推漢語國際傳播

  廈大海外教育學院院長鄭通濤教授在演化語言學國際研討會上致辭。 楊伏山 攝

著名語言學家王士元院士在演化語言學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著名語言學家王士元院士在演化語言學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1月22日電(記者楊伏山)第六屆演化語言學國際研討會22日在廈門市舉辦,包括兩岸知名學者在內的100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蒞會共同探討漢語演化流變,拓展語言科學研究領域,助推漢語文化國際傳播。

  由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中國人類學學會聯袂主辦的本屆研討會當天在廈大翔安校區舉辦,世界著名語言學家、臺灣“中研院”院士王士元、曾志朗,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PaulKay教授,比利時皇家海外科學院院士鄒嘉彥等重量級學者應邀前來為研討會做主題報告。

  研討會主辦方之一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鄭通濤教授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此次研討會的議題集中于中國語言的演化與中國人群的演化及其考古學證據、語言的橫向傳遞與縱向傳遞、語言文化傳播與社會生態環境的關係等。與會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漢語演化流變和漢語教學研究、教材編寫、漢語推廣方法等規律,將有助於漢語文化的國際傳播。

  他介紹説,本屆研討會很好體現了學科研究協同創新的特色,與會知名學者專家跨學科、跨國界特點明顯;與會學者還對當今網路語言等新語言産生規律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近年來,得益於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遺傳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通力合作,演化語言學在國際上得到長足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演化語言學國際研討會于2009年在廣州成功舉辦首屆會議,其後又在天津、上海、北京和香港成功舉辦4屆,為語言演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跨學科國際交流平臺。

  中國人類學會秘書長鄧曉華教授表示,在漢語和中華文化加快走向世界的當今,多學科、全方位探討漢語發展演變過程中的歷史和現狀,對拓展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領域和推動漢語文化國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